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温郁金在石灰土上栽培试验及其营养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中文摘要第2-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目录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7-12页
    1 研究现状第7-11页
        1.1 岩溶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现状第7-8页
        1.2 温郁金研究现状第8-11页
            1.2.1 温郁金简介第8页
            1.2.2 莪术研究现状第8-11页
    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2.1 研究目的第11页
        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12-15页
    1 研究材料第12页
    2 研究方法第12-15页
        2.1 土壤和植物样品采集方法第12页
        2.2 土壤和植物样品前处理方法第12-13页
            2.2.1 土壤样品前处理方法第12-13页
            2.2.2 植物样品前处理方法第13页
        2.3 土壤和植物样品分析方法第13-14页
            2.3.1 土壤样品分析方法第13页
            2.3.2 植物样品分析方法第13-14页
        2.4 降水及渗漏水分析方法第14-15页
            2.4.1 降水及渗漏水量测定第14页
            2.4.2 降水及渗漏水水化学分析方法第14页
            2.4.3 降水及渗漏水元素含量第14页
            2.4.4 降水及渗漏水 TOC, IC 测定第14-15页
第三章 研究结果及讨论第15-42页
    1 温郁金栽培第15-23页
        1.1 温郁金繁殖茎采集及下种第15页
        1.2 栽培过程中植株形态变化第15-18页
            1.2.1 植株地上部分形态变化第15-16页
            1.2.2 植株地下部分形态变化第16页
            1.2.3 温郁金植株形态性状及生物量的比较第16-18页
        1.3 降水及渗漏水水化学第18-23页
            1.3.1 降水及渗漏水量第18页
            1.3.2 石灰土和红壤土壤渗漏水水化学比较第18-19页
            1.3.3 植被覆盖对石灰土 Ca-H20-C 循环的影响第19-23页
    2 元素测定结果及讨论第23-38页
        2.1 温郁金营养元素结果及讨论第23-33页
            2.1.1 温郁金氮磷钾元素结果及分析第23-27页
            2.1.2 温郁金生长期间其它元素结果及分析第27-33页
        2.2 土壤元素含量测定结果及讨论第33-35页
        2.3 降水及渗漏水元素测定结果及分析第35页
        2.4 温郁金栽培期间土壤损失元素总量分析第35-36页
        2.5 土壤和温郁金元素协同关系的分析第36-37页
        2.6 温郁金高效利用石灰土中较低有效铁机制的探讨第37-38页
    3 挥发油提取及其有效成分鉴定结果及讨论第38-42页
        3.1 莪术油含量比较第38页
        3.2 石灰土和红壤上根茎挥发油成分的比较第38-42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致谢第47-48页
附图1.2~1.5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乳酸杆菌减少肠道内毒素诱导新生SD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表达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盆腹腔炎性粘连与免疫相关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