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沼坝露天矿提高剥离半连续生产能力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第8-11页 |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重要意义 | 第11页 |
·课题研究主要思路和方法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主要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剥离系统概况 | 第13-18页 |
·五期扩建工程概况 | 第13页 |
·系统运行现状 | 第13-17页 |
·间断工艺系统 | 第14页 |
·103连续工艺系统 | 第14-15页 |
·半连续工艺 | 第15-17页 |
·研究目标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破碎站生产能力及提升运输系统改造 | 第18-48页 |
·泥灰岩分布情况 | 第18-19页 |
·破碎站生产能力 | 第19-25页 |
·能力匹配 | 第19-20页 |
·卡车给料能力 | 第20-21页 |
·提高破碎站能力的措施 | 第21-24页 |
·破碎站数量 | 第24-25页 |
·破碎站位置选择 | 第25-27页 |
·破碎站布置水平 | 第27-29页 |
·现行系统分析 | 第29-32页 |
·现有设备分析 | 第29页 |
·西帮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29-32页 |
·输系统布置 | 第32-45页 |
·系统划分 | 第32-33页 |
·下部系统改造 | 第33-37页 |
·上部系统改造 | 第37-39页 |
·联合改造 | 第39-41页 |
·系统布置 | 第41-42页 |
·新系统 | 第42-44页 |
·403带式输送机的延伸 | 第44-45页 |
·带式输送机选择 | 第45-48页 |
第四章 排弃方式选择及优化 | 第48-75页 |
·排土生产现状 | 第48页 |
·排弃方案 | 第48-57页 |
·排土机排弃 | 第48-50页 |
·汽车排弃 | 第50-51页 |
·联合排弃 | 第51-54页 |
·增加转载机 | 第54-57页 |
·转载方式 | 第57-63页 |
·装载机装车 | 第57-59页 |
·输送机装车 | 第59-61页 |
·料仓转载 | 第61-62页 |
·转载方式选择 | 第62-63页 |
·排弃方式选择 | 第63-67页 |
·排土机能力 | 第63页 |
·投资分析 | 第63-65页 |
·生产费用分析 | 第65-66页 |
·方案选择 | 第66-67页 |
·转载站的优化设置 | 第67-71页 |
·考虑因素 | 第67页 |
·可行位置 | 第67-68页 |
·定性比较 | 第68-69页 |
·经济分析 | 第69-70页 |
·转载站的移设 | 第70-71页 |
·物流优化 | 第71-75页 |
·物流特点 | 第71页 |
·一般排弃原则 | 第71页 |
·模型条件假设 | 第71-72页 |
·模型求解 | 第72-75页 |
第五章 生产能力及经济效益分析 | 第75-82页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75页 |
·年作业时间 | 第75-78页 |
·参考取值 | 第75-76页 |
·原系统运行情况 | 第76-77页 |
·增加系统作业时间的途径 | 第77-78页 |
·年作业时间 | 第78页 |
·系统生产能力 | 第78-79页 |
·系统投资分析 | 第79页 |
·系统生产成本 | 第79-80页 |
·效益分析 | 第80-82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82-83页 |
·结论 | 第82页 |
·展望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