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3.1 国外研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 | 第14-16页 |
1.4 研究架构和主要方法 | 第16-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 湖北省城乡关联发展评价 | 第19-45页 |
2.1 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 | 第19-24页 |
2.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19-20页 |
2.1.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20-24页 |
2.2 城乡关联度评价 | 第24-36页 |
2.2.1 研究范围 | 第24-25页 |
2.2.2 数据来源 | 第25页 |
2.2.3 数据处理 | 第25-29页 |
2.2.4 评价方法 | 第29-36页 |
2.3 城乡关联度判别 | 第36-45页 |
2.3.1 时间序列 | 第36-37页 |
2.3.2 空间分异 | 第37-45页 |
3 湖北省城乡关联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 第45-51页 |
3.1 主要问题 | 第45-49页 |
3.1.1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及消费水平差距大 | 第45-46页 |
3.1.2 城市等级结构不合理,小城镇发展整体水平不高 | 第46-47页 |
3.1.3 就业压力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 第47-48页 |
3.1.4 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产品加工与发达省份差距大 | 第48-49页 |
3.1.5 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落后 | 第49页 |
3.2 原因分析 | 第49-51页 |
3.2.1 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 | 第49-50页 |
3.2.2 资源的分配向城市倾斜,投入农村的比例偏低 | 第50页 |
3.2.3 "马太效应"的影响 | 第50-51页 |
4 促进湖北省城乡关联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1-54页 |
4.1 加强城乡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 第51页 |
4.2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发挥城镇的聚集和辐射作用 | 第51-52页 |
4.3 因地制宜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第52页 |
4.4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网络化发展 | 第52-53页 |
4.5 深化城乡体制改革,构建促进城乡关联的创新体制 | 第53-54页 |
5 结语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