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聚合类树脂及塑料论文--聚烯烃类及塑料论文

聚丙烯装置进料系统定量风险评估与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2 装置定量风险评估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2.1 国外定量风险评估研究的现状第9-10页
        1.2.2 国内定量风险评估研究的现状第10-11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2 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应用研究第12-17页
    2.1 石化企业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应用分析第12-13页
        2.1.1 计算原始数据收集处理第12页
        2.1.2 危险因素的辨识第12-13页
        2.1.3 泄漏概率的分析第13页
        2.1.4 事故后果模拟分析第13页
        2.1.5 风险结果分析第13页
    2.2 石化企业定量风险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第13-15页
        2.2.1 信息资料掌握的不确定性第14页
        2.2.2 标准导则依据的不确定性第14页
        2.2.3 危险因素辨识的不确定性第14页
        2.2.4 泄漏概率分析的不确定性第14页
        2.2.5 事故后果模拟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第14-15页
    2.3 改进定量风险评估精度的对策第15-17页
        2.3.1 提高模拟计算人员的综合素质第15页
        2.3.2 建立有效的法律法规标准体制第15页
        2.3.3 提高危险因素辨识能力第15-16页
        2.3.4 加强事故后果模拟计算精确程度的研究第16-17页
3 装置进料系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第17-24页
    3.1 聚丙烯装置概要第17页
    3.2 装置和进料工艺基本流程第17-18页
    3.3 聚丙烯装置事故分析第18-20页
        3.3.1 进料泵入口法兰垫片脱落泄漏第18页
        3.3.2 放空线横跨公路架空处断裂泄漏第18-20页
        3.3.3 卸车时罐车与储罐区连接软管泄漏第20页
        3.3.4 事故案例小结第20页
    3.4 聚丙烯装置的危险性分析第20-24页
        3.4.1 丙烯危险性分析第21-23页
        3.4.2 丙烯火灾、爆炸危险因素第23页
        3.4.3 丙烯毒性有害因素第23-24页
4 装置进料系统事故后果模型分析第24-34页
    4.1 液体闪蒸事故后果模型分析第24-25页
    4.2 火灾事故后果模型分析第25-28页
        4.2.1 概述第25页
        4.2.2 火球模型第25-26页
        4.2.3 喷射火模型第26-27页
        4.2.4 火灾失效准则第27-28页
    4.3 爆炸事故后果第28-33页
        4.3.1 概述第28-29页
        4.3.2 爆炸冲击波第29页
        4.3.3 蒸气云爆炸模型第29-32页
        4.3.4 爆炸失效准则第32-33页
    4.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5 装置进料系统定量风险评估实证研究第34-65页
    5.1 实证研究的前期资料准备第34-35页
        5.1.1 自然气象条件第34页
        5.1.2 丙烯进料系统主要参数第34-35页
    5.2 丙烯泄漏事故后果模拟方法第35-39页
        5.2.1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第35-36页
        5.2.2 软件的选择第36-39页
    5.3 泄漏概率分析第39-44页
        5.3.1 软件计算泄漏概率第39-41页
        5.3.2 最大可信事故分析第41-44页
    5.4 建立事故模型步骤第44-51页
        5.4.1 确定气象参数第44-45页
        5.4.2 确定泄漏物质第45页
        5.4.3 确定泄漏孔径第45-46页
        5.4.4 确定泄漏方向第46-47页
        5.4.5 确定泄漏位置第47页
        5.4.6 确定泄漏时间第47页
        5.4.7 确定泄漏量第47-51页
    5.5 丙烯泄漏事故后果模拟计算与分析第51-61页
        5.5.1 池火灾模型后果分析第51页
        5.5.2 缓冲罐破裂事故后果模拟计算与分析第51-61页
    5.6 模拟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第61-63页
        5.6.1 泄漏点位置对辐射强度的影响比较分析第61-62页
        5.6.2 软件模拟与手工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第62-63页
    5.7 小结第63-65页
6 研究结论及展望第65-67页
    6.1 结论第65-66页
    6.2 展望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论文摘要第72-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恒昌纪念公园整体规划与改造设计研究
下一篇:基于Pywavelet的岩石声发射信号小波滤噪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