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3 小结 | 第15-17页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思路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3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旅游资源评价理论体系及方法 | 第19-29页 |
2.1 旅游资源的概念 | 第19-22页 |
2.1.1 旅游资源的定义 | 第19-20页 |
2.1.2 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 第20-22页 |
2.2 旅游资源分类 | 第22-25页 |
2.3 旅游资源评价 | 第25-27页 |
2.3.1 旅游资源评价内涵 | 第25页 |
2.3.2 评价原则 | 第25页 |
2.3.3 评价内容 | 第25-27页 |
2.4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研究 | 第27-29页 |
2.4.1 定性评价 | 第27页 |
2.4.2 定量评价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旅游资源评价创新思路 | 第29-41页 |
3.1 国家标准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 第29-31页 |
3.2 国家标准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3页 |
3.2.1 旅游资源分类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3.2.2 旅游资源评价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3.3 旅游资源评价创新思路 | 第33-36页 |
3.3.1 实用导向 | 第34页 |
3.3.2 创新导向 | 第34页 |
3.3.3 形象导向 | 第34-35页 |
3.3.4 市场导向 | 第35页 |
3.3.5 产品导向 | 第35页 |
3.3.6 竞争导向 | 第35-36页 |
3.4 《国标》修正建议 | 第36-41页 |
3.4.1 增加总体定性评价 | 第36页 |
3.4.2 简化旅游资源分类 | 第36-38页 |
3.4.3 资源本体价值评价应遵循主导维度原则 | 第38页 |
3.4.4 在“资源要素价值”评价项目中,增加“环境质量”、“可开发利用价值” 两项评价因子,删去评价项目“附加值” | 第38-41页 |
第四章 案例分析——武汉市旅游资源评价问题分析 | 第41-48页 |
4.1 武汉市旅游资源概况 | 第41-42页 |
4.1.1 自然旅游资源 | 第41-42页 |
4.1.2 人文旅游资源 | 第42页 |
4.2 《武汉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评审稿)的不足 | 第42-45页 |
4.2.1 资源单体划分不够合理 | 第43-44页 |
4.2.2 资源层次结构不够明确 | 第44-45页 |
4.2.3 部分资源等级评定过低 | 第45页 |
4.3 《武汉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评审稿)修改建议 | 第45-48页 |
4.3.1 调整部分资源单体类型划分 | 第45-46页 |
4.3.2 突出重点资源,创新旅游资源开发层次结构 | 第46-47页 |
4.3.3 提高部分旅游资源等级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8-49页 |
5.1 研究结果 | 第48页 |
5.2 创新点 | 第48页 |
5.3 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科研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详细中英文摘要 | 第55-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