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工会在维权中的角色冲突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3页 |
| 第2章 我国工会角色释义 | 第13-20页 |
| ·工会 | 第13-15页 |
| ·工会的概念和作用 | 第13页 |
| ·我国工会的产生和发展 | 第13-15页 |
| ·工会角色 | 第15-20页 |
| ·工会角色的界定 | 第15-16页 |
| ·工会的权利 | 第16-18页 |
| ·工会的职责 | 第18-20页 |
| 第3章 我国工会在维权中的角色冲突 | 第20-29页 |
| ·在维权中的法定角色 | 第20-23页 |
| ·在集体协商过程中的法定角色 | 第21页 |
| ·在劳动争议调解过程中的法定角色 | 第21-22页 |
| ·在仲裁与诉讼中的法定角色 | 第22-23页 |
| ·在维权中的实际角色及与法定角色的冲突 | 第23-29页 |
| ·在集体协商过程中的实际角色及与法定角色的冲突 | 第23-26页 |
| ·在调解过程中的实际角色及与法定角色的冲突 | 第26-27页 |
| ·在仲裁与诉讼中的实际角色及与法定角色的冲突 | 第27-29页 |
| 第4章 我国工会在维权中角色冲突的不利影响 | 第29-33页 |
| ·对工会的不利影响 | 第29-30页 |
| ·对劳动关系主体的不利影响 | 第30-31页 |
| ·对劳动者的不利影响 | 第30-31页 |
| ·对用人单位的不利影响 | 第31页 |
| ·对社会的不利影响 | 第31-33页 |
| ·对社会管理的不利影响 | 第31-32页 |
| ·对社会稳定的不利影响 | 第32-33页 |
| 第5章 我国工会在维权中角色冲突的原因 | 第33-42页 |
| ·集体协商制度的不可操作性 | 第33-34页 |
| ·工会建设的原因 | 第34-39页 |
| ·工会角色的多样性 | 第34-37页 |
| ·工会认知的缺乏 | 第37-38页 |
| ·工会组织独立性的缺乏 | 第38-39页 |
| ·工会执行机构在维权中发生角色冲突 | 第39页 |
| ·劳动关系主体的原因 | 第39-42页 |
| ·劳动者的原因 | 第39-40页 |
| ·用人单位的原因 | 第40-42页 |
| 第6章 解决我国工会角色冲突的对策 | 第42-49页 |
| ·完善我国关于工会的法律制度 | 第42-44页 |
| ·完善集体谈判制度 | 第42页 |
| ·工会独立地位的制度保障 | 第42-44页 |
| ·工会自身改革 | 第44-47页 |
| ·在维权中建立与党之间的良性互动 | 第44-45页 |
| ·在维权中建立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 | 第45-47页 |
| ·在维权中建立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 第47页 |
| ·提高劳动关系主体对工会角色的认识 | 第47-49页 |
| ·提高劳动者的认识 | 第47-48页 |
| ·提高用人单位的认识 | 第48-49页 |
| 结语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