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丝网印刷技术的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9-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34页
    1.1 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第13-16页
    1.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类型第16-23页
        1.2.1 电位型传感器第17-18页
        1.2.2 电导型传感器第18页
        1.2.3 电流型传感器第18-23页
    1.3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电极第23-27页
        1.3.1 酶电极第23-25页
        1.3.2 化学修饰电极第25-26页
        1.3.3 丝网印刷电极第26页
        1.3.4 微电极第26-27页
    1.4 丝网印刷技术第27-31页
        1.4.1 丝网印刷工艺过程第27-28页
        1.4.2 丝网印刷电极的发展第28-29页
        1.4.3 丝网印刷电极的应用第29-31页
    1.5 POCT技术的发展第31-32页
        1.5.1 POCT的概念及与临床传统分析方法对比第31-32页
        1.5.2 POCT发展的技术基础第32页
    1.6 本文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第32-34页
第2章 丝网印刷电极的制备和表征第34-43页
    2.1 引言第34-35页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第35-36页
        2.2.1 实验试剂与药品第35-36页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36页
    2.3 实验方法第36-38页
        2.3.1 丝网印刷电极的制备第36-38页
        2.3.2 丝网印刷电极的表征第38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8-42页
        2.4.1 工艺的选择第38-40页
        2.4.2 电极表征第40-42页
    2.5 小结第42-43页
第3章 双工作丝网印刷电极应用于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第43-58页
    3.1 引言第43-44页
    3.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第44页
        3.2.1 实验试剂与药品第44页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44页
    3.3 实验方法第44-48页
        3.3.1 双丝网印刷电极的制备第44-47页
        3.3.2 电化学方法第47页
        3.3.3 实际样品的测定第47-48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8-57页
        3.4.1 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行为第48-50页
        3.4.2 双工作丝网印刷电极的抗干扰性第50-51页
        3.4.3 葡萄糖在双工作丝网印刷电极的电化学响应第51-52页
        3.4.4 酶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第52-54页
        3.4.5 血糖实际样品的测试第54-55页
        3.4.6 双工作丝网印刷电极应用于尿酸的检测第55-57页
    3.5 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掺杂二茂铁甲醇丝网印刷电极在尿酸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研究第58-70页
    4.1 引言第58-59页
    4.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第59页
        4.2.1 实验试剂与药品第59页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59页
    4.3 实验方法第59-61页
        4.3.1 样品丝网印刷电极的制备第59-61页
        4.3.2 电化学方法第61页
        4.3.3 实际样品的测定第61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61-69页
        4.4.1 丝网印刷电极的电化学表征第61-64页
        4.4.2 UA在丝网印刷电极的电化学响应第64-65页
        4.4.3 丝网印刷电极的抗干扰性第65-67页
        4.4.4 丝网印刷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第67-69页
    4.5 小结第69-70页
第5章 掺杂二茂铁甲醇丝网印刷电极对肌酐的灵敏检测第70-82页
    5.1 引言第70-71页
    5.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第71页
        5.2.1 实验试剂与药品第71页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71页
    5.3 实验方法第71-74页
        5.3.1 掺杂二茂铁甲醇丝网印刷基础电极的制备第71-73页
        5.3.2 肌酐丝网印刷电极的制备第73页
        5.3.3 电化学方法第73-74页
        5.3.4 实际样品的测定第74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74-81页
        5.4.1 肌酐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第74-76页
        5.4.2 肌酐在丝网印刷电极的电化学响应第76-78页
        5.4.3 肌酐丝网印刷电极的抗干扰性第78页
        5.4.4 肌酐丝网印刷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第78-79页
        5.4.5 肌酐生物传感器的回收率第79-80页
        5.4.6 实际样品的测试第80-81页
    5.5 小结第81-82页
第6章 基于丝网印刷电极技术的尿素氮传感器研究第82-100页
    6.1 引言第82-83页
    6.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第83-85页
        6.2.1 实验试剂与药品第83-85页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85页
    6.3 实验方法第85-87页
        6.3.1 尿素氮传感器丝网印刷基础电极的制备第85页
        6.3.2 尿素氮传感器电极的制备第85-86页
        6.3.3 电化学方法第86页
        6.3.4 回收率测定第86页
        6.3.5 实际样品的测定第86-87页
    6.4 结果与讨论第87-98页
        6.4.1 尿素氮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第87-89页
        6.4.2 pH和温度对尿素氮传感器影响第89-90页
        6.4.3 NADH对尿素氮传感器影响第90-92页
        6.4.4 金属离子对传感器稳定性的影响第92-93页
        6.4.5 反应时间对尿素氮传感器影响第93页
        6.4.6 尿素氮在丝网印刷电极的电化学响应第93-95页
        6.4.7 尿素氮传感器电极的抗干扰性第95-96页
        6.4.8 尿素氮传感器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第96页
        6.4.9 尿素氮传感器的回收率第96-97页
        6.4.10 实际样品的测试第97-98页
    6.5 小结第98-100页
第7章 论文结论与展望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2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124-125页
致谢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及诱导石墨化研究
下一篇:长三角城市群灰霾污染与颗粒物理化性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