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人口和土地的要素再配置
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5-22页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7-18页 |
1.3 研究方法及数据 | 第18-19页 |
1.4 创新之处与贡献 | 第19-22页 |
第2章 相关文献评述 | 第22-31页 |
2.1 人口的资源再配置——城市化的推进来源 | 第22-27页 |
2.1.1 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 第22-23页 |
2.1.2 人口城市化如何降低劳动力市场扭曲 | 第23-24页 |
2.1.3 人口城市化如何应对老龄化 | 第24-26页 |
2.1.4 人口城市化如何改善城镇劳动力市场 | 第26-27页 |
2.2 土地资源的再配置——城市化的动力 | 第27-31页 |
2.2.1 土地城市化对迁移劳动力存量的释放 | 第28-29页 |
2.2.3 土地城市化对迁移劳动力质量的改善 | 第29-31页 |
第3章 城市化的结构及未来演变 | 第31-50页 |
3.1 城市化的结构 | 第31-38页 |
3.1.1 研究背景 | 第31-32页 |
3.1.2 数据描述 | 第32-34页 |
3.1.3 城市化的速度与组成 | 第34-38页 |
3.2 城市化的变化趋势 | 第38-49页 |
3.2.1 数据描述 | 第38-42页 |
3.2.2 计算城市化人口的规模和年龄结构 | 第42-47页 |
3.2.3 2010至2100年的城市化 | 第47-4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人口与土地的城市化进程 | 第50-73页 |
4.1 人口的城市化进程 | 第50-62页 |
4.1.1 研究背景 | 第50-51页 |
4.1.2 城乡迁移人口的存量与结构 | 第51-58页 |
4.1.3 城乡迁移人口的教育与工资 | 第58-62页 |
4.2 土地城市化进程 | 第62-71页 |
4.2.1 研究背景 | 第62-63页 |
4.2.2 数据描述 | 第63-65页 |
4.2.3 土地城市化的地域差异 | 第65-7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5章 人口和土地城市化中的要素再配置 | 第73-106页 |
5.1 人口的要素再配置——降低扭曲 | 第73-85页 |
5.1.1 研究背景 | 第73-75页 |
5.1.2 数据 | 第75-77页 |
5.1.3 工资扭曲的估计 | 第77-81页 |
5.1.4 工资扭曲对不平等和产出的影响 | 第81-84页 |
5.1.5 小结 | 第84-85页 |
5.2 人口的要素再配置——缓解老龄化 | 第85-99页 |
5.2.1 城镇养老保险模型设定 | 第87-90页 |
5.2.2 城镇养老保险模拟 | 第90-96页 |
5.2.3 一些假设的检验 | 第96-98页 |
5.2.4 小结 | 第98-99页 |
5.3 土地的要素再配置——提高产出 | 第99-105页 |
5.3.1 数据描述 | 第99-100页 |
5.3.2 地的产出弹性与区位 | 第100-103页 |
5.3.3 地的最优配置的计算 | 第103-10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6章 人口和土地要素配置的相互关系 | 第106-128页 |
6.1 土地错配对城乡迁移人口质量的影响 | 第106-120页 |
6.1.1 理论模型 | 第109-112页 |
6.1.2 数据 | 第112-113页 |
6.1.3 计量模型与结果 | 第113-119页 |
6.1.4 小结 | 第119-120页 |
6.2 土地错配对城乡迁移人口数量的影响 | 第120-127页 |
6.2.1 土地配置与人口吸纳 | 第121-124页 |
6.2.2 农村土地错配与农业生产劳动力浪费 | 第124-12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第7章 结论与进一步思考 | 第128-131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28-129页 |
7.2 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129-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9页 |
后记 | 第139-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