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Complement C6-C9基因在奶牛乳腺炎中的作用机制

摘要第11-15页
Abstract第15-20页
英文缩写第21-2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23-46页
    1 奶牛乳腺炎及相关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3-33页
        1.1 奶牛繁殖性状及乳腺炎概况第23-32页
            1.1.1 奶牛繁殖性状概况第23页
            1.1.2 牛繁殖力的影响因素第23-25页
            1.1.3 奶牛乳腺炎的危害及特征第25-26页
            1.1.4 奶牛乳腺炎的感染途径和发病机理第26-27页
            1.1.5 奶牛隐性乳腺炎的检测方法第27-29页
            1.1.6 牛奶中高体细胞数的危害第29-30页
            1.1.7 奶牛乳腺炎的防治第30-32页
                1.1.7.1 对奶牛乳腺炎的预防第30-31页
                1.1.7.2 奶牛乳腺炎的常规治疗第31-32页
        1.2 分子育种与奶牛乳腺炎抗性关系第32-33页
    2 可变剪切概述第33-37页
        2.1 可变剪切的不同模式第34-35页
        2.2 可变剪切的调节机制第35-37页
            2.2.1 变剪切的顺式作用元件第36页
            2.2.2 可变剪切的剪切因子第36-37页
    3 补体系统第37-45页
        3.1 补体的激活途径第38-41页
            3.1.1 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第38-39页
            3.1.2 补体活化的替代途径第39页
            3.1.3 补体活化的凝集素(MBL)途径第39-40页
            3.1.4 补体活化的共同途径第40-41页
        3.2 补体系统的活化调节及生物学意义第41-45页
            3.2.1 牛补体C6-C9的结构与功能第41-42页
                3.2.1.1 牛补体C6与C7的结构和基因定位第41-42页
                3.2.1.2 牛补体C8与C9的结构和基因定位第42页
            3.2.2 C6-9的生理功能第42-43页
            3.2.3 C6-9补体的遗传多态性第43-44页
            3.2.4 C6-9基因可变剪切的研究进展第44-45页
    4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45-46页
第二章 C6基因的多态性研究第46-7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6-47页
        1.1 实验牛群的选择第46页
        1.2 DNA的提取第46-47页
        1.3 C6基因的处理第47页
        1.4 基因型分型第47页
        1.5 测序第47页
        1.6 统计分析第47页
    2 试验材料第47-48页
    3 主要仪器设备和药品试剂第48-53页
        3.1 主要仪器设备第48-49页
        3.2 试验主要试剂第49-50页
        3.3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50-53页
            3.3.1 提取牛血液基因组DNA所需试剂的配制第51页
            3.3.2 琼脂糖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所用相关试剂第51-53页
    4 实验方法第53-59页
        4.1 奶牛DNA的提取第53页
        4.2 DNA溶液吸光度的测定第53-54页
        4.3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第54页
        4.4 牛奶体细胞测定第54页
        4.5 引物溶液的配制第54页
        4.6 PCR反应最佳条件的设立第54-55页
        4.7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第55-56页
        4.8 DNA的测序和基因分型第56-58页
        4.9 C6基因外显子上各SNP位点多态性分析第58-59页
    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59-61页
    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第61-64页
        6.1 数据收集和处理第61页
        6.2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第61-62页
        6.3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第62页
        6.4 遗传多态性分析第62-63页
        6.5 不同基因型与生产性状的相关分析第63-64页
        6.6 C6基因单倍型分析第64页
    7 结果与分析第64-72页
        7.1 DNA的提取结果第64页
        7.2 牛C6基因的PCR结果第64-65页
        7.3 牛C6基因的基因测序结果第65-66页
        7.4 牛C6基因的基因酶切分型结果第66-67页
        7.5 牛C6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分析第67-68页
        7.6 C6基因在群体中的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分析第68-69页
        7.7 C6基因各基因型与乳腺炎关联性分析第69-71页
        7.8 C6基因各单倍型及单倍型组合与乳腺炎关联性分析第71-72页
    8 讨论第72-74页
第三章 补体C6,C7,C9可变剪切体的鉴定与表达第74-9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5-80页
        1.1 试验材料第75页
        1.2 试验方法第75-80页
            1.2.1 组织样RNA的提取第75-76页
            1.2.2 RT-PCR扩增第76-77页
            1.2.3 PCR目的片段胶回收第77-78页
            1.2.4 连接转化第78-79页
            1.2.5 荧光定量PCR第79-80页
            1.2.6 数据处理第80页
    2 试验结果第80-89页
        2.1 RNA样品检测第80-81页
        2.2 牛C6、C7、C9基因的mRNA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第81-82页
        2.3 牛C6-C9基因可变剪切体的鉴定第82-85页
        2.4 牛C6、C7、C9基因的不同剪切异构体蛋白和功能性结构域的预测第85-87页
        2.5 可变剪切的定量分析第87-89页
    3 讨论第89-91页
第四章 C9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分析第91-10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2-99页
        1.1 试验细胞第92页
        1.2 试验方法第92-96页
            1.2.1 牛C6-9基因5’侧调控区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92页
            1.2.2 牛C6-9基因5’侧翼区序列扩增及克隆第92-96页
                1.2.2.1 设计引物第92-93页
                1.2.2.2 PCR扩增第93页
                1.2.2.4 载体构建第93-94页
                1.2.2.5 RT-PCR扩增第94页
                1.2.2.6 目的片段的回收第94-95页
                1.2.2.7 目的片段的酶切第95页
                1.2.2.8 连接转化第95页
                1.2.2.9 质粒小提第95页
                1.2.3.10 细胞培养第95-96页
        1.3 C9 5’侧翼区序列pGL-3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第96-98页
            1.3.1 设计引物第96-97页
            1.3.2 PCR扩增第97页
            1.3.3 连接转化及质粒提取第97页
            1.3.4 瞬时转染第97-98页
            1.3.5 荧光活性分析第98页
        1.4 牛C9基因5’调控区SNPs的筛选及分析第98-99页
            1.4.1 SNPs的筛选第98-99页
            1.4.2 C9浓度的测定第99页
            1.4.3 数据分析第99页
    2 试验结果第99-102页
        2.1 牛C6-C9基因启动子生物信息学分析第99-100页
        2.2 重组质粒的鉴定结果第100页
        2.3 细胞转染与荧光检测的结果第100-101页
        2.4 牛C9基因5’调控区启动子活性的分析第101页
        2.5 SNPs与C9的相关性分析第101-102页
    3 讨论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22页
致谢第122-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先天性静止性夜盲大鼠视觉信号特征及其视觉信号传导通路重塑
下一篇:siRNA靶向沉默RhoA对糖尿病大鼠阴茎勃起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