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消化系及腹部疾病论文--肠疾病论文--大肠疾病论文--结肠疾病论文

益生菌缓解和预防成人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疗效评估--Meta分析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前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第12-23页
    1. 西医对UC的认识第12-19页
        1.1 UC的发病机制第12-13页
            1.1.1 遗传因素第12页
            1.1.2 环境因素第12页
            1.1.3 感染因素第12页
            1.1.4 免疫因素第12-13页
            1.1.5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第13页
        1.2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第13-15页
            1.2.1 临床表现第13页
            1.2.2 临床分型第13页
            1.2.3 临床类型第13页
            1.2.4 病变范围第13-14页
            1.2.5 严重程度第14-15页
            1.2.6 结肠镜下表现第15页
            1.2.7 病例组织学检查第15页
            1.2.8 其它检查第15页
            1.2.9 实验室检查第15页
        1.3 溃疡性结肠炎的内科治疗第15-19页
            1.3.1 氨基水杨酸制剂第16页
            1.3.2 糖皮质激素第16页
            1.3.3 免疫抑制剂第16页
            1.3.4 单克隆抗体类第16-17页
            1.3.5 益生菌第17-19页
    2. 中医对UC的认识第19-23页
        2.1 UC的病因病机第19-20页
            2.1.1 古代医家对UC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9页
            2.1.2 现代医家对UC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9-20页
        2.2 中医药治疗UC的作用机理第20-21页
            2.2.1 促进肠粘膜修复第20页
            2.2.2 调节免疫功能第20-21页
            2.2.3 抗炎抑菌第21页
            2.2.4 调节一氧化氮(NO)水平第21页
            2.2.5 提高SOD活性,消除氧自由第21页
            2.2.6 降低血小板活性,改善血液流变性第21页
        2.3 UC的中医治疗第21-23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3-35页
    1. 方法第23-25页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第23页
            1.1.1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第23页
            1.1.2 研究类型第23页
            1.1.3 研究对象第23页
            1.1.4 给药途径第23页
            1.1.5 使用情况第23页
            1.1.6 观察指标第23页
            1.1.7 排除标准第23页
        1.2 检索策略第23-24页
            1.2.1 数据库选择第23-24页
            1.2.2 检索词选择第24页
        1.3 文献质量的评估第24页
            1.3.1 文献提取第24页
            1.3.2 偏倚风险评估第24页
        1.4 结果评估第24页
        1.5 统计分析第24-25页
    2 结果第25-32页
        2.1 益生菌与安慰剂或NAT治疗对比第29-30页
        2.2 益生菌与美沙拉嗪对比第30-32页
    3 讨论第32-34页
    4 结论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4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40-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胃黏膜防御—修复机制老化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女性盆腔疾病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