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结合语义网技术的类型转换序列推荐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类型转换序列推荐方法相关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语义网技术在程序语言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1 课题的研究目标第13-14页
        1.3.2 本文的工作第14页
    1.4 文章组织结构第14-16页
第二章 类型转换序列推荐技术概述第16-25页
    2.1 类型转换序列应用场景分析第16-17页
    2.2 类型转换序列推荐的概念定义第17-18页
    2.3 基于历史代码的类型转换序列推荐方法第18-21页
    2.4 基于程序环境信息的类型转换序列推荐方法第21-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本文提出工作流程及相关技术介绍第25-32页
    3.1 当前问题和解决思路第25-27页
    3.2 本文提出的推荐方法的总体工作流程第27-28页
    3.3 语义网相关技术第28-31页
        3.3.1 使用语义网技术的原因第28-29页
        3.3.2 本体与 OWL第29-30页
        3.3.3 SWRL 语义网规则语句第30-31页
        3.3.4 Pellet 推理机第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基于语义网技术的可达性分析第32-43页
    4.1 针对类型可达性的本体概念模型构建第32-37页
        4.1.1 本体类构建第33-36页
        4.1.2 类型转换和类型可达关系定义第36-37页
    4.2 基于 OWL 本体的类型转换信息的自动化生成第37-39页
    4.3 基于 SWRL 规则推理的可达性分析第39-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基于可达性分析的类型转换序列推荐方法第43-49页
    5.1 静态入口点的选择方法第43-46页
    5.2 搜索过程第46-47页
    5.3 选择及排序过程第47-48页
    5.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六章 工具实现与实验评估第49-56页
    6.1 工具实现第49-50页
    6.2 实验基准程序和数据来源第50-51页
    6.3 实验方法第51-52页
        6.3.1 推荐命中率第51-52页
        6.3.2 平均推荐次序第52页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2-55页
        6.4.1 实验结果第52-54页
        6.4.2 对比分析第54-55页
    6.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7.1 本文工作总结第56页
    7.2 未来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62-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确定随机Markov跳跃系统的稳定性与镇定控制
下一篇:哈尔滨铁路供热收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