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引言 | 第10-21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7页 |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内容安排 | 第17-20页 |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1.3.2 结构安排 | 第18-20页 |
| 1.4 创新点 | 第20-21页 |
| 2 概念及人力资源配置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1-22页 |
| 2.1.1 人力资源 | 第21页 |
| 2.1.2 人力资源配置 | 第21-22页 |
| 2.2 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 | 第22-23页 |
| 2.2.1 需求层次理论 | 第22-23页 |
| 2.2.2 双因素理论 | 第23页 |
| 2.3 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 第23-25页 |
| 2.4 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 | 第25-27页 |
| 2.4.1 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的结构、层次及转换要求 | 第25-26页 |
| 2.4.2 人力资源配置系统中的组织安排与个人角色分配 | 第26-27页 |
| 2.5 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流程 | 第27-29页 |
| 3 H公司年产12万吨高档生活用纸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9-42页 |
| 3.1 H公司年产12万吨高档生活用纸项目概况 | 第29-33页 |
| 3.1.1 项目选址 | 第29页 |
| 3.1.2 项目建设目标及规模 | 第29-30页 |
| 3.1.3 主要建设条件 | 第30-31页 |
| 3.1.4 生产工艺流程及技术方案 | 第31-33页 |
| 3.2 H公司年产12万吨高档生活用纸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 第33-37页 |
| 3.2.1 项目组织结构选择 | 第33-34页 |
| 3.2.2 项目人员总量分析 | 第34页 |
| 3.2.3 项目人员来源分析 | 第34-35页 |
| 3.2.4 项目人员结构分析 | 第35-36页 |
| 3.2.5 项目人员质量分析 | 第36页 |
| 3.2.6 项目人员配置效用分析 | 第36-37页 |
| 3.3 H公司年产12万吨高档生活用纸项目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分析 | 第37-42页 |
| 3.3.1 项目人员整体文化水平较低 | 第37页 |
| 3.3.2 项目专业技术人员欠缺 | 第37-38页 |
| 3.3.3 工作负荷重 | 第38-39页 |
| 3.3.4 人员配置滞后 | 第39页 |
| 3.3.5 职权不分明 | 第39-40页 |
| 3.3.6 激励体系不完善 | 第40-42页 |
| 4 H公司年产12万吨高档生活用纸项目人力资源配置需求分析 | 第42-46页 |
| 4.1 项目实施对项目管理的需求分析 | 第42页 |
| 4.2 项目管理对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的需求分析 | 第42-43页 |
| 4.3 项目人员对项目管理者的期望分析 | 第43-44页 |
| 4.4 项目管理者对项目人员的激励分析 | 第44-46页 |
| 5 H公司年产12万吨高档生活用纸项目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策略 | 第46-56页 |
| 5.1 制定科学的项目人力资源规划 | 第46-47页 |
| 5.2 完善和提升激励机制 | 第47页 |
| 5.3 完善员工关系与沟通管理 | 第47-48页 |
| 5.4 培育企业文化 | 第48页 |
| 5.5 落实工作分析,追求人岗匹配,职权分明 | 第48-50页 |
| 5.6 建立完善的绩效测评体系 | 第50-52页 |
| 5.7 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体系 | 第52-56页 |
| 6 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策略实施保障 | 第56-61页 |
| 6.1 政府支持 | 第56-57页 |
| 6.2 项目主管单位的尽职尽责 | 第57-58页 |
| 6.3 各个劳务单位的高效协作 | 第58-59页 |
| 6.4 附近居民的配合 | 第59-61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 7.1 结论 | 第61-62页 |
| 7.2 展望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