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教学辅助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1-12页 |
1.2.2 网络教学的能力模型 | 第12-13页 |
1.2.3 平台构建技术的发展方向 | 第13-14页 |
1.2.4 多媒体教学的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技术 | 第18-25页 |
2.1 Web2.0 开发技术 | 第18-21页 |
2.1.1 三层体系结构 | 第20页 |
2.1.2 胖客户方案 | 第20-21页 |
2.2 面向 Web 对象的程序设计 | 第21-24页 |
2.2.1 Rational XDE | 第22-23页 |
2.2.2 构件化 Web 开发过程分析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网络教学辅助平台的需求分析 | 第25-34页 |
3.1 学习能力培养指标 | 第25-27页 |
3.2 构建合理教学途径 | 第27-30页 |
3.3 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建设的五要素要求 | 第30-31页 |
3.4 工作流程管理要求 | 第31-32页 |
3.5 网络化教学组织要求 | 第32-3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网络教学辅助平台的概要设计 | 第34-45页 |
4.1 系统目标设计 | 第34-36页 |
4.1.1 总体逻辑结构 | 第34-35页 |
4.1.2 系统物理结构 | 第35页 |
4.1.3 Web 页面结构 | 第35-36页 |
4.2 设计原则 | 第36页 |
4.3 模块结构图 | 第36-38页 |
4.4 教务管理平台的特殊性设计 | 第38-39页 |
4.5 网络教学平台的子系统支持方案 | 第39-44页 |
4.5.1 智能教学交互子系统 | 第39-40页 |
4.5.2 知识评价子系统 | 第40-41页 |
4.5.3 教学档案管理子系统 | 第41-42页 |
4.5.4 实践跟踪子系统 | 第42页 |
4.5.5 教学法支持子系统 | 第42-4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网络教学辅助平台的详细设计 | 第45-55页 |
5.1 数据库设计 | 第45-49页 |
5.2 核心模块设计 | 第49-51页 |
5.3 各子模块功能设计 | 第51-53页 |
5.4 数据安全和恢复设计方案 | 第5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六章 系统实现 | 第55-81页 |
6.1 实现动态界面结构 | 第55-66页 |
6.1.1 Ajax 实现异步传输 | 第56-58页 |
6.1.2 热信息客户端脚本控制 | 第58-60页 |
6.1.3 热信息服务器端脚本控制 | 第60-62页 |
6.1.4 活标签与热菜单的实现 | 第62-66页 |
6.2 教学授课支持 | 第66-72页 |
6.2.1 基本教学数据管理 | 第68-69页 |
6.2.2 实验基础数据管理 | 第69-72页 |
6.3 实验管理子系统的嵌入 | 第72-78页 |
6.3.1 实验资源管理 | 第74-75页 |
6.3.2 实验测评管理 | 第75-78页 |
6.4 实践教学活动的建构支持 | 第78-80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七章 系统测试 | 第81-84页 |
7.1 常规性测试 | 第81页 |
7.2 可用性测试 | 第81-82页 |
7.3 安全性测试 | 第82页 |
7.4 攻击性测试 | 第82-83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