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信息犯罪及其立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信息犯罪的概念分析 | 第11-16页 |
(一) 网络犯罪分析 | 第11-12页 |
(二) 计算机犯罪分析 | 第12-13页 |
(三) 信息犯罪分析 | 第13-14页 |
(四) 三者关系辨析 | 第14-16页 |
二、我国信息犯罪的构成特性及立法现状 | 第16-25页 |
(一) 信息犯罪的构成分析 | 第16-20页 |
1、信息犯罪的主体 | 第16-18页 |
2、信息犯罪的主观方面 | 第18-19页 |
3、信息犯罪的客体 | 第19页 |
4、信息犯罪的客观方面 | 第19-20页 |
(二) 我国信息犯罪的立法现状 | 第20-23页 |
1、非法侵入信息系统罪 | 第20-21页 |
2、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 | 第21-23页 |
3、故意传播破坏性程序罪 | 第23页 |
(三) 我国当前信息犯罪立法的缺陷 | 第23-25页 |
1、立法不足 | 第23页 |
2、犯罪客体范围狭窄 | 第23页 |
3、犯罪主体范围不足 | 第23-25页 |
三、国外关于信息犯罪的立法实践 | 第25-29页 |
(一) 各国关于信息犯罪的立法 | 第26-27页 |
1、美国信息犯罪立法规范 | 第26页 |
2、欧洲信息犯罪立法规范 | 第26-27页 |
3、韩国信息犯罪立法规范 | 第27页 |
(二) 国外关于信息犯罪立法的启示 | 第27-29页 |
四、我国信息犯罪的立法完善 | 第29-35页 |
(一) 信息犯罪立法的指导思想 | 第29-31页 |
1、对于信息犯罪立法的重要性要有充分认识 | 第29-30页 |
2、信息犯罪立法与信息科技要有充分的结合 | 第30页 |
3、信息犯罪立法应该适当把握适当的节奏 | 第30-31页 |
4、信息犯罪立法应该注重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 第31页 |
(二) 信息犯罪立法的具体做法 | 第31-35页 |
1、健全信息犯罪立法体系 | 第31-32页 |
2、增加信息犯罪打击范围并加重刑罚力度 | 第32-33页 |
3、应当设置财产刑和资格刑 | 第33页 |
4、充分借鉴国外立法经验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附件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