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1.5 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地址跳变相关技术介绍 | 第14-24页 |
2.1 IPv6介绍 | 第14-15页 |
2.2 DHCPv6介绍 | 第15-17页 |
2.3 地址跳变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2.3.1 APOD地址跳变 | 第18-19页 |
2.3.2 DyNAT地址跳变 | 第19-20页 |
2.3.3 IP快速跳变方案 | 第20-22页 |
2.4 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地址跳变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24-30页 |
3.1 待解决问题分析 | 第24-25页 |
3.2 功能性需求 | 第25-28页 |
3.2.1 地址分配组件需求分析 | 第25-26页 |
3.2.2 路由器需求分析 | 第26-27页 |
3.2.3 主机需求分析 | 第27-28页 |
3.3 非功能性需求 | 第28页 |
3.4 小结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地址跳变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30-58页 |
4.1 IPv6地址划分 | 第30-31页 |
4.2 地址跳变的原理 | 第31页 |
4.3 基于DHCPv6服务器的地址跳变系统 | 第31-38页 |
4.3.1 系统总体介绍 | 第31-33页 |
4.3.2 扩展的DHCPv6服务 | 第33-34页 |
4.3.3 系统的消息交互 | 第34-38页 |
4.4 基于DHCPv6中继的地址跳变系统 | 第38-47页 |
4.4.1 系统总体介绍 | 第38-40页 |
4.4.2 扩展的DHCPv6中继 | 第40-42页 |
4.4.3 系统的消息交互 | 第42-47页 |
4.5 地址跳变系统对比分析 | 第47-48页 |
4.6 身份验证 | 第48-49页 |
4.7 维持TCP连接 | 第49-55页 |
4.7.1 Hopping Option设计 | 第49-51页 |
4.7.2 Hopping Option的使用 | 第51-55页 |
4.8 记录跳变地址信息 | 第55-56页 |
4.9 地址跳变的安全性 | 第56页 |
4.10 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支持地址跳变的DHCPv6中继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58-70页 |
5.1 设计与实现前提 | 第58页 |
5.2 消息过滤模块 | 第58-60页 |
5.3 跳变预处理模块 | 第60-63页 |
5.3.1 对RENEW的处理 | 第60-61页 |
5.3.2 对REPLY的处理 | 第61-63页 |
5.4 地址跳变模块 | 第63-68页 |
5.4.1 生成跳变地址 | 第63-65页 |
5.4.2 构造响应消息 | 第65-66页 |
5.4.3 记录跳变地址信息 | 第66-67页 |
5.4.4 下发访问控制规则 | 第67-68页 |
5.5 转发消息处理模块 | 第68-69页 |
5.6 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支持地址跳变的DHCPv6中继测试 | 第70-82页 |
6.1 测试环境 | 第70页 |
6.2 测试方法 | 第70-71页 |
6.3 功能测试 | 第71-81页 |
6.3.1 主机首次申请地址测试 | 第71-74页 |
6.3.2 地址续租测试 | 第74-78页 |
6.3.3 跳变无关消息测试 | 第78-81页 |
6.4 测试结果分析 | 第81页 |
6.5 小结 | 第81-8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7.1 文章总结 | 第82-83页 |
7.2 问题与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