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果安息香种群特征及繁育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综述 | 第9-16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1.2.1 群落调查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2.2 扦插育苗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3 组培育苗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3 珍稀濒危植物长果安息香的保护现状 | 第13-14页 |
1.4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4.2 创新点 | 第14-15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6-20页 |
2.1 调查地概况 | 第16页 |
2.2 野外调查方法 | 第16-17页 |
2.3 生物多样性指标及计算方法 | 第17-20页 |
3 长果安息香群落调查 | 第20-29页 |
3.1 长果安息香群落物种组成 | 第20-21页 |
3.2 乔木层优势种重要值分析 | 第21-24页 |
3.3 灌木层优势种重要值分析 | 第24-25页 |
3.4 草本层优势种重要值分析 | 第25-27页 |
3.5 物种多样性分析 | 第27-28页 |
3.6 小结 | 第28-29页 |
4 长果安息香繁育技术研究 | 第29-51页 |
4.1 播种繁殖 | 第29-33页 |
4.1.1 试验方法 | 第29页 |
4.1.2 种子吸水性的测定 | 第29页 |
4.1.3 种子沙藏和发芽试验 | 第29-30页 |
4.1.4 试验结果和分析 | 第30-33页 |
4.2 扦插繁殖 | 第33-46页 |
4.2.1 试验地概况 | 第33页 |
4.2.2 插穗的采集及制备 | 第33页 |
4.2.3 试验设计 | 第33-34页 |
4.2.4 插后管理 | 第34-35页 |
4.2.5 测定指标 | 第35页 |
4.2.6 数据处理 | 第35页 |
4.2.7 扦插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46页 |
4.3 长果安息香组培繁育 | 第46-50页 |
4.3.1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4.3.2 外植体处理 | 第46-47页 |
4.3.3 愈伤组织培养 | 第47页 |
4.3.4 愈伤组织诱导芽的分化 | 第47页 |
4.3.5 结果与分析 | 第47-50页 |
4.4 小结 | 第50-5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5.1 结论 | 第51-52页 |
5.1.1 长果安息香种群特征 | 第51页 |
5.1.2 长果安息香繁育技术 | 第51-52页 |
5.2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