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相关研究背景及成果 | 第12-13页 |
1.3 本文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轻钢结构住宅的分析研究 | 第15-25页 |
2.1 常见的主体结构体系 | 第15-18页 |
2.1.1 纯钢框架结构体系 | 第15页 |
2.1.2 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 | 第15页 |
2.1.3 钢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 第15-16页 |
2.1.4 钢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 第16页 |
2.1.5 轻钢龙骨结构体系 | 第16-17页 |
2.1.6 交错桁架钢结构体系 | 第17-18页 |
2.2 围护结构体系 | 第18-21页 |
2.2.1 墙体 | 第18-19页 |
2.2.2 楼板 | 第19-20页 |
2.2.3 屋盖 | 第20-21页 |
2.3 轻钢结构住宅的构造技术 | 第21-23页 |
2.3.1 保温绿色的构造技术 | 第21-22页 |
2.3.2 防火的构造技术 | 第22页 |
2.3.3 隔音的构造技术 | 第22页 |
2.3.4 防腐的构造技术 | 第22-23页 |
2.4 轻钢结构住宅应用的优势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改性石膏机喷技术在围护结构中的应用 | 第25-32页 |
3.1 改性石膏介绍 | 第25页 |
3.2 改性石膏的特点 | 第25-26页 |
3.3 机喷施工技术 | 第26-28页 |
3.4 改性石膏在围护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 第28-30页 |
3.4.1 地面 | 第28页 |
3.4.2 楼板 | 第28-29页 |
3.4.3 屋盖 | 第29页 |
3.4.4 墙体 | 第29-30页 |
3.5 机械喷涂的特点 | 第30-3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应用的对比与展望 | 第32-42页 |
4.1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在国外的应用 | 第32-34页 |
4.1.1 北美 | 第32-33页 |
4.1.2 欧洲 | 第33页 |
4.1.3 日本 | 第33-34页 |
4.1.4 澳大利亚 | 第34页 |
4.2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在我国的应用 | 第34-35页 |
4.3 国内外应用的对比分析 | 第35-37页 |
4.3.1 结构钢材的选用 | 第35-36页 |
4.3.2 围护墙体的构造 | 第36-37页 |
4.4 在我国推广的必要性 | 第37-38页 |
4.5 在我国发展方向的展望 | 第38-41页 |
4.5.1 实现工业化 | 第38-40页 |
4.5.2 实现产业化 | 第40-41页 |
4.5.3 实现集成化 | 第4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基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应用实例的分析 | 第42-63页 |
5.1 工程简介 | 第42页 |
5.2 施工的工艺和流程 | 第42-58页 |
5.2.1 基础的施工 | 第42-43页 |
5.2.2 主体结构的施工 | 第43-49页 |
5.2.3 主体外部的施工 | 第49-53页 |
5.2.4 主体内部的施工 | 第53-58页 |
5.3 施工过程的总结与探讨 | 第58-62页 |
5.3.1 基础 | 第58页 |
5.3.2 水电管线 | 第58-59页 |
5.3.3 墙体 | 第59-60页 |
5.3.4 屋面 | 第60-61页 |
5.3.5 卫生间 | 第61页 |
5.3.6 其他构件 | 第61-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研究得出的结论 | 第63页 |
6.2 研究方向的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