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飞灰用于沥青路面中面层污染物溶出规律及风险评估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飞灰和沥青的特性及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飞灰的污染特性及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沥青的特性及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建材中污染物的浸出方法和释放规律 | 第15-19页 |
1.3.1 国内外相关浸出方法 | 第15-17页 |
1.3.2 建材中污染物的浸出方法 | 第17页 |
1.3.3 建材中污染物浸出释放规律 | 第17-19页 |
1.4 固体废弃物和废旧沥青在沥青路面的应用研究 | 第19-25页 |
1.4.1 固体废弃物在沥青路面的应用研究 | 第19-21页 |
1.4.2 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再利用研究 | 第21-25页 |
1.5 环境风险评价方法 | 第25-27页 |
1.5.1 环境风险评价概念 | 第25页 |
1.5.2 环境风险评价的发展 | 第25-26页 |
1.5.3 环境风险评价现状 | 第26-27页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27页 |
1.6.2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1.7 创新点 | 第28-29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9-37页 |
2.1 材料制备 | 第29-3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2.2.1 特性实验 | 第31-32页 |
2.2.2 连续水槽浸出实验 | 第32-33页 |
2.3 模拟实验 | 第33-35页 |
2.3.1 模拟实验pH值的确定 | 第33-34页 |
2.3.2 沥青混凝土路面年入渗量的确定 | 第34页 |
2.3.3 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力的确定 | 第34-35页 |
2.4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5-37页 |
2.4.1 实验分析仪器 | 第35-36页 |
2.4.2 实验试剂 | 第36-37页 |
第三章 飞灰沥青混凝土中污染物的溶出影响因素 | 第37-48页 |
3.1 飞灰添加量的影响 | 第37-42页 |
3.2 飞灰沥青混凝土孔隙度的影响 | 第42-44页 |
3.3 飞灰沥青混凝土中沥青种类的影响 | 第44-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飞灰沥青混凝土中污染物的释放机理 | 第48-58页 |
4.1 重金属释放潜能 | 第48-49页 |
4.2 重金属的累积释放规律 | 第49-50页 |
4.3 重金属的释放机理 | 第50-52页 |
4.4 重金属的释放速率 | 第52-53页 |
4.5 多环芳烃的释放规律 | 第53-55页 |
4.6 污染物的释放模型 | 第55-5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飞灰沥青混凝土室内模拟与现场实验验证 | 第58-64页 |
5.1 飞灰沥青混凝土室内模拟实验检测结果 | 第58-60页 |
5.2 飞灰沥青混凝土实验路段检测结果 | 第60-6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飞灰沥青混凝土路面利用环境风险评价 | 第64-73页 |
6.1 飞灰沥青混凝土利用试用路段自然地理概况 | 第64页 |
6.2 飞灰沥青混凝土路面利用环境风险评价 | 第64-65页 |
6.3 风险识别 | 第65页 |
6.4 毒性评价 | 第65-66页 |
6.5 暴露评价 | 第66-72页 |
6.5.1 暴露情景 | 第66页 |
6.5.2 暴露途径 | 第66-67页 |
6.5.3 暴露量计算 | 第67-71页 |
6.5.4 暴露计算结果 | 第71页 |
6.5.5 风险表征 | 第71-72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7.1 结论 | 第73-74页 |
7.2 展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及参与科研工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