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导论 | 第10-16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文献回顾 | 第10-15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方法及框架 | 第15-16页 |
2 公允价值的产生与发展 | 第16-20页 |
·公允价值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情况 | 第16-17页 |
·结论 | 第17-20页 |
·公允价值的产生与发展受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 第17-18页 |
·公允价值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信息使用者的影响 | 第18-19页 |
·公允价值的产生与发展是会计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19-20页 |
3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分析 | 第20-24页 |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概念及重要性 | 第20-21页 |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的权衡 | 第21-24页 |
·在理论上相关性和可靠性同等重要 | 第22页 |
·在实务中二者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第22-24页 |
4 公允价值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关系 | 第24-26页 |
·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24-25页 |
·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分析 | 第25-26页 |
5 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质量影响研究 | 第26-35页 |
·我国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动机与积极性分析 | 第26-27页 |
·公允价值计量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 | 第26页 |
·公允价值计量使会计收益更加真实、全面 | 第26页 |
·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 | 第26-27页 |
·公允价值计量更加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 | 第27页 |
·公允价值计量提高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 第27页 |
·我国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情况介绍 | 第27-33页 |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上市公司应用的总体情况 | 第27-28页 |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上市公司具体会计科目应用的情况 | 第28-33页 |
·我国上市公司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信息质量影响 | 第33-35页 |
·公允价值计量消除了利得交易 | 第33页 |
·公允价值计量增大了信息含量 | 第33-34页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以提高企业透明指数 | 第34页 |
·公允价值计量可以促进监管改善 | 第34-35页 |
6 对我国上市公司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改进意见 | 第35-41页 |
·进一步改善经济环境,为公允价值的推广创造良好的土壤 | 第35-37页 |
·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程度 | 第35-36页 |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是获取准确公允价值的重要途径 | 第36页 |
·建立公允价值评估咨询机构和有效市场信息系统,逐步降低使用成本 | 第36-37页 |
·规范公司治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 第37页 |
·引导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和解读 | 第37-38页 |
·监管政策灵活创新,加大管理力度,为公允价值的实施提供保障 | 第38-40页 |
·对公允价值获得的渠道进行监督和指导 | 第38-39页 |
·实行具有合理的制度创新,防范利润操纵行为的发生并维护行业稳定 | 第39-40页 |
·尽快建立全面收益观,建立适合公允价值使用的会计理论与方法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