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领导论文--群众路线论文

群众路线视域下党性和人民性关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选题依据第9-10页
        1.1.1 理论依据第9-10页
        1.1.2 现实依据第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5页
        1.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0-13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1.2.3 上述研究的主要价值及存在的不足第15页
    1.3 研究目的、方法及创新点第15-18页
        1.3.1 研究目的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页
        1.3.3 创新点第16-18页
第二章 群众路线的发展脉络第18-34页
    2.1 群众路线的哲学依据和现实依据第18-20页
        2.1.1 哲学依据第18-19页
        2.1.2 现实依据第19-20页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群众路线理论的奠基第20-25页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群众观第20-23页
        2.2.2 列宁对群众观的论述第23-25页
    2.3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第25-34页
        2.3.1 毛泽东对群众路线的发展第25-27页
        2.3.2 邓小平对群众路线的发展第27-29页
        2.3.3 江泽民对群众路线的发展第29-30页
        2.3.4 胡锦涛对群众路线的发展第30-31页
        2.3.5 习近平对群众路线的发展第31-34页
第三章 党性与人民性的历史考察第34-42页
    3.1 党性的历史渊源及中国共产党党性第34-39页
        3.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性观第34-36页
        3.1.2 中国共产党党性第36-38页
        3.1.3 中国共产党党性的主要特征第38-39页
    3.2 人民性的发展脉络及其内容第39-42页
        3.2.1 人民性的发展脉络第39-40页
        3.2.2 人民性的主要内容第40-42页
第四章 群众路线是党性和人民性的联结点第42-51页
    4.1 群众路线是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要求第42-46页
        4.1.1 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党性和人民性要求坚持群众路线第42-44页
        4.1.2 在历史和现实层面上党性和人民性要求坚持群众路线第44-46页
    4.2 群众路线是党性和人民性的实现路径第46-48页
        4.2.1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党性的生动实践第46-47页
        4.2.2 群众路线是人民性的实现途径第47-48页
    4.3 群众路线视域下的党性与人民性是一致的第48-51页
        4.3.1 群众路线视域下彻底的党性即彻底的人民性第48-50页
        4.3.2 群众路线是和谐党群关系的永恒要求第50-51页
第五章 基于群众路线思想的党群关系建设构想第51-68页
    5.1 群众路线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第51-53页
        5.1.1 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第51-52页
        5.1.2 群众路线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第52-53页
    5.2 和谐党群关系的基本要求及特征第53-55页
        5.2.1 和谐党群关系的基本要求第53-54页
        5.2.2 和谐党群关系的特征第54-55页
    5.3 大数据时代党群关系建设面临的经济社会特点分析第55-58页
        5.3.1 利益复杂化第55-56页
        5.3.2 矛盾敏感化第56页
        5.3.3 沟通信息化第56-57页
        5.3.4 思想多元化第57-58页
    5.4 基于群众路线的和谐党群关系的构建路径第58-68页
        5.4.1 建设“三型”政党第58-61页
        5.4.2 健全民主机制第61-64页
        5.4.3 丰富群众工作方法第64-68页
结语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透过“小官巨腐”现象探析反腐倡廉建设路径
下一篇:水电工程伦理及其风险规避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