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8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光化学传感器主体与客体间作用方式 | 第13-15页 |
1.2.1 配位作用 | 第13-14页 |
1.2.2 反应作用 | 第14-15页 |
1.3 比色化学传感识别机制 | 第15-16页 |
1.4 荧光化学传感识别机制 | 第16-20页 |
1.4.1 光诱导电子转移(PET) | 第16-18页 |
1.4.2 分子内电荷转移(ICT) | 第18页 |
1.4.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 第18-19页 |
1.4.4 电子能量转移(EET) | 第19-20页 |
1.5 汞离子传感器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1.6 铜离子传感器研究现状 | 第25-31页 |
1.7 本论文选题背景和设计思路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8页 |
第二章 基于汞离子促进缩硫醛脱保护的紫外荧光双通道识别化学传感器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38-52页 |
2.1 引言 | 第3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8-41页 |
2.2.1 合成路线的设计 | 第38页 |
2.2.2 主要的药品和试剂 | 第38-39页 |
2.2.3 主要仪器 | 第39页 |
2.2.4 合成步骤及表征 | 第39-41页 |
2.3 结果和讨论 | 第41-48页 |
2.3.1 溶液的准备 | 第42-43页 |
2.3.2 传感器1的选择性分析 | 第43-44页 |
2.3.3 传感器1的滴定图谱分析 | 第44-46页 |
2.3.4 传感器1的响应时间分析 | 第46页 |
2.3.5 传感器1的响应响应机理分析 | 第46-47页 |
2.3.6 斑马鱼的荧光成像 | 第47-48页 |
2.4 小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第三章 基于菲并咪唑的铜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52-64页 |
3.1 引言 | 第5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2-54页 |
3.2.1 合成路线的设计 | 第52页 |
3.2.2 主要药品及试剂 | 第52页 |
3.2.3 主要仪器 | 第52-53页 |
3.2.4 合成步骤及表征 | 第53-5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0页 |
3.3.1 溶液的准备 | 第54页 |
3.3.2 传感器2的选择性分析 | 第54-56页 |
3.3.3 传感器2的荧光滴定图谱分析 | 第56-57页 |
3.3.4 传感器2的抗干扰能力分析 | 第57-58页 |
3.3.5 传感器2的识别机理分析 | 第58-60页 |
3.4 小结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第四章 基于羧酸盐的水溶性荧光化学传感器的性能研究 | 第64-72页 |
4.1 引言 | 第6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4-66页 |
4.2.1 合成路线的设计 | 第64页 |
4.2.2 主要药品及试剂 | 第64页 |
4.2.3 主要仪器 | 第64-65页 |
4.2.4 合成步骤及表征 | 第65-6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0页 |
4.3.1 溶液的准备 | 第66页 |
4.3.2 传感器3的选择性分析 | 第66-67页 |
4.3.3 传感器3的滴定图谱分析 | 第67-69页 |
4.3.4 传感器3的响应时间分析 | 第69页 |
4.3.5 传感器3的干扰实验研究 | 第69-70页 |
4.3.6 传感器3的响应响应机理分析 | 第70页 |
4.4 小结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
附录 | 第72-82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申请的专利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