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学前儿童家庭亲子关系问题的小组工作服务研究--以深圳市A社区流动学前儿童家庭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导言 | 第10-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2.1.1 流动人口 | 第12页 |
2.1.2 流动儿童 | 第12-13页 |
2.1.3 流动学前儿童 | 第13页 |
2.1.4 亲子关系 | 第13页 |
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2.2.1 有关流动儿童的研究 | 第13-15页 |
2.2.2 有关亲子关系的研究 | 第15-18页 |
2.3 文献述评 | 第18-20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0-23页 |
3.1 理论视角 | 第20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3.3 服务对象的选择 | 第21页 |
3.4 服务过程介绍 | 第21-23页 |
4 小组工作介入流动学前儿童家庭亲子关系问题 | 第23-38页 |
4.1 亲子沟通小组前期分析 | 第23-25页 |
4.1.1 深圳市A社区背景介绍 | 第23页 |
4.1.2 需求分析 | 第23-24页 |
4.1.3 资源分析 | 第24-25页 |
4.2 亲子沟通小组计划 | 第25-26页 |
4.2.1 亲子沟通小组的理论 | 第25-26页 |
4.2.2 亲子沟通小组的目标 | 第26页 |
4.2.3 亲子沟通小组的活动内容安排 | 第26页 |
4.2.4 亲子沟通小组的前期宣传和组员招募 | 第26页 |
4.3 亲子沟通小组的实施和评估 | 第26-38页 |
4.3.1 小组的实施 | 第26-35页 |
4.3.2 小组的评估 | 第35-37页 |
4.3.3 小组成效 | 第37-38页 |
5 结论与反思 | 第38-40页 |
5.1 结论 | 第38页 |
5.2 反思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附录 | 第43-45页 |
附录 1:访谈提纲 | 第43-44页 |
附录 2:“幸福加油站”亲子沟通小组活动大纲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