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基本电子电路论文--振荡技术、振荡器论文--振荡器论文

基于0.18μm CMOS工艺的正交压控振荡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无线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系统结构第11-13页
        1.2.1 超外差式接收机第11-12页
        1.2.2 零中频接收机第12-13页
        1.2.3 低中频接收机第13页
    1.3 CMOS正交压控振荡器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第15-17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2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6-17页
第二章 振荡器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7-30页
    2.1 振荡器的基本原理第17-20页
        2.1.1 双端口负反馈系统分析第17-18页
        2.1.2 单端能量补偿系统分析第18-20页
    2.2 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结构第20-27页
        2.2.1 压控振荡器的数学模型第20-21页
        2.2.2 窄带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第21-22页
        2.2.3 宽带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第22-24页
        2.2.4 正交输出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第24-27页
    2.3 振荡器相位噪声第27-30页
        2.3.1 相位噪声概念第27-28页
        2.3.2 相位噪声研究方法第28-30页
第三章 0.18μm CMOS工艺的衬底耦合正交压控振荡器设计第30-41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基本原理和电路实现第30-38页
        3.2.1 传统的正交压控振荡器第30-31页
        3.2.2 本章提出的衬底耦合正交压控振荡器第31-32页
        3.2.3 衬底耦合技术第32-33页
        3.2.4 正向衬底偏置技术第33-36页
        3.2.5 尾晶体管开关自偏置技术第36-38页
    3.3 仿真结果与分析讨论第38-40页
        3.3.1 时域输出波形仿真结果第38-39页
        3.3.2 频率调谐范围仿真结果第39页
        3.3.3 相位噪声仿真结果第39-40页
        3.3.4 与相关论文的性能比较第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0.18μm CMOS工艺的电流复用正交压控振荡器设计第41-50页
    4.1 引言第41页
    4.2 基本原理及电路实现第41-46页
        4.2.1 传统的电流复用结构压控振荡器第41-43页
        4.2.2 本章提出的电流复用结构正交压控振荡器第43-44页
        4.2.3 可变电容偏置方法的实现第44-45页
        4.2.4 尾电流源改进方法的实现第45-46页
    4.3 仿真结果及分析讨论第46-49页
        4.3.1 时域输出波形仿真结果第47页
        4.3.2 频率调谐范围仿真结果第47-48页
        4.3.3 相位噪声仿真结果第48页
        4.3.4 与相关论文的性能比较第48-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TI-DAC的波形产生技术研究
下一篇:孝感市区业余网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