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静电雾化技术 | 第11-12页 |
1.2.1 静电雾化概况 | 第11-12页 |
1.2.2 静电雾化的优缺点 | 第12页 |
1.3 静电雾化过程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4 国内外对静电雾化的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1.4.1 国外静电雾化过程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4.2 国内对静电雾化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5 静电雾化研究现状及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5页 |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2. 软件介绍和计算方法 | 第17-25页 |
2.1 数值模拟背景介绍 | 第17-18页 |
2.2 仿真软件介绍 | 第18-19页 |
2.2.1 FLUENT软件的特点 | 第18-19页 |
2.3 数学模型建立 | 第19-22页 |
2.3.1 连续性方程 | 第19-20页 |
2.3.2 动量守恒方程 | 第20页 |
2.3.3 能量守恒方程 | 第20-21页 |
2.3.4 用户自定义函数 | 第21-22页 |
2.4 ICEM软件介绍和模型建立 | 第22-24页 |
2.4.1 腔室模型建立及其网格划分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腔室中气流对驻点的影响研究 | 第25-50页 |
3.1 计算模型介绍 | 第26-27页 |
3.2 结果和讨论 | 第27-48页 |
3.2.1 腔室1进气口速度不同时的流场分布情况 | 第28-34页 |
3.2.2 腔室2进气速度不同时气体流速对驻点的影响 | 第34-4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4. 泰勒锥的形成及液滴输运研究 | 第50-67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泰勒破碎的理论分析 | 第50-51页 |
4.3 模拟目的和方案 | 第51-52页 |
4.4 结果和讨论 | 第52-65页 |
4.4.1 电压大小对泰勒锥形成过程的研究 | 第53-57页 |
4.4.2 液体性质对泰勒锥的影响研究 | 第57-60页 |
4.4.3 电压大小对带电液滴形成的影响 | 第60-62页 |
4.4.4 液体粘性对带电液滴的影响 | 第62-64页 |
4.4.5 液体表面张力对带电液滴的影响 | 第64-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7-68页 |
5.2 问题与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