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 任弼时青年工作思想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二) 任弼时青年工作思想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三) 任弼时青年工作思想研究尚存的不足及本文研究的着力点 | 第12-13页 |
一、任弼时青年工作思想形成过程 | 第13-24页 |
(一) 任弼时青年工作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13-16页 |
1. 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为任弼时青年工作思想奠定了基础 | 第13-14页 |
2. 列宁的青年思想对任弼时青年工作思想的积极作用 | 第14页 |
3. 斯大林的青年思想对任弼时青年工作思想的深刻影响 | 第14-15页 |
4. 毛泽东的青年思想对推动青年工作思想走向成熟 | 第15-16页 |
(二) 任弼时青年工作的实践基础 | 第16-24页 |
1. 赴苏留学时期——着眼中国实际,关注青年运动 | 第16-18页 |
2. 大革命时期——正式领导和宣传青年工作 | 第18-20页 |
3. 土地革命及抗日战争时期——克服两种错误思想倾向,深入研究边区青年运动方针 | 第20-22页 |
4. 解放战争时期——改组共青团,领导中国青年运动继续向前发展 | 第22-24页 |
二、任弼时青年工作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4-31页 |
(一) 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性的论述 | 第24页 |
1. 青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有生力量 | 第24页 |
2. 要高度重视青年工作 | 第24页 |
(二) 坚持正确的青年工作的基本原则 | 第24-27页 |
1. 重视党的领导并正确处理党团关系 | 第24-26页 |
2. 争取群众化、年轻化为青年团主要特点 | 第26-27页 |
3. 针对青年特点,正确引导少年、青年、中年的关系 | 第27页 |
(三) 任弼时关于青年工作思想的工作方法 | 第27-31页 |
1. 理论教育方法 | 第27-29页 |
2. 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第29-31页 |
三、任弼时青年工作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31-44页 |
(一) 当代青年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1. 部分青年存在信仰与理想缺失的现象 | 第32页 |
2. 部分青年缺乏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吃苦耐劳精神 | 第32页 |
3. 部分青年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 | 第32-33页 |
(二) 理论价值 | 第33-38页 |
1. 重视青年的地位与作用 | 第33-35页 |
2. 关注青年自身特点与学习方法 | 第35-37页 |
3.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方法的培养 | 第37-38页 |
(三) 实践价值 | 第38-44页 |
1. 共青团坚持以党为领导核心,树立青年崇高的理想信念 | 第38-40页 |
2. 积极发挥团组织作用,增强凝聚力,培养创新精神 | 第40-42页 |
3. 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方法,提高青年对党和团的认识能力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一) 著作 | 第44-45页 |
(二) 论文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