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第14-16页 |
前言 | 第16-20页 |
第一部分 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交感神经兴奋性变化规律 | 第20-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一、材料 | 第20-21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结果 | 第23-24页 |
一、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制备结果 | 第23页 |
二、弥漫性轴索损伤大鼠伤后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规律 | 第23-24页 |
讨论 | 第24-26页 |
一、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的方法选择 | 第24-25页 |
二.大鼠损伤后交感兴奋性的变化规律 | 第25-26页 |
结论 | 第26-27页 |
图表 | 第27-29页 |
第二部分 弥漫性轴索损伤后大鼠室旁核内GABA及谷氨酸受体数量变化 | 第29-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4页 |
一、材料 | 第29-30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30-34页 |
结果 | 第34-35页 |
一、DAI大鼠PVN中GABA_A、NMDAR1、mGluR5受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 第34页 |
二、DAI大鼠PVN中GABA_A、NMDAR1、mGluR5受体mRNA水平的变化规律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图表 | 第38-41页 |
第三部分 弥漫性轴索损伤后大鼠室旁核内GABA及谷氨酸受体功能变化与交感兴奋相关性研究 | 第41-5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一、材料 | 第41-42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结果 | 第43-47页 |
一、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制备结果 | 第43-44页 |
二、大鼠基础平均动脉压、心率、心率变异率比较 | 第44页 |
三、PVN内立体定向微注射后大鼠平均动脉压、心率、心率变异率变化及比较 | 第44-47页 |
讨论 | 第47-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图表 | 第53-59页 |
全文总结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0页 |
综述 室旁核调控交感神经兴奋性的机制 | 第70-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