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市政污泥处理现状 | 第14-15页 |
1.2 限制污泥脱水的主要原因 | 第15-17页 |
1.2.1 污泥有机质 | 第15页 |
1.2.2 胞外聚合物(EPS) | 第15-16页 |
1.2.3 结合水 | 第16-17页 |
1.3 化学调理剂在污泥脱水中的应用 | 第17-20页 |
1.3.1 絮凝剂调理 | 第18页 |
1.3.2 芬顿氧化调理 | 第18-20页 |
1.4 污泥机械脱水 | 第20-23页 |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1.5.1 课题来源 | 第23页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3页 |
1.5.3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1.5.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第二章 芬顿氧化联合氧化钙对五种有机质含量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26-42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2.1.1 污泥样品 | 第26-28页 |
2.1.2 试验材料及仪器 | 第28-29页 |
2.1.3 试验过程 | 第29页 |
2.2 评价指标 | 第29-30页 |
2.2.1 污泥比阻的测定 | 第29-30页 |
2.2.2 污泥滤液总有机碳浓度的测定 | 第30页 |
2.2.3 污泥基本性质的测定 | 第3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40页 |
2.3.1 芬顿反应时间对不同有机质含量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2.3.2 氧化钙投加量对不同有机质含量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31-32页 |
2.3.3 初始pH值对不同有机质含量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2.3.4 Fe~(2+)和H_2O_2投加量对不同有机质含量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33-36页 |
2.3.5 污泥VSS%与污泥脱水性能的关系 | 第36-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芬顿氧化联合氧化钙对五种有机质含量污泥改性作用的机理探究 | 第42-52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5页 |
3.1.1 污泥样品 | 第42-43页 |
3.1.2 试验材料及仪器 | 第43-44页 |
3.1.3 试验过程 | 第44-45页 |
3.2 评价指标 | 第45-46页 |
3.2.1 污泥比阻的测定 | 第45页 |
3.2.2 污泥滤液总有机碳浓度的测定 | 第45页 |
3.2.3 污泥基本性质的测定 | 第45页 |
3.2.4 污泥EPS的提取以及测定 | 第45页 |
3.2.5 污泥中多糖以及蛋白质的测定 | 第45页 |
3.2.6 污泥中结合水的测定 | 第45-46页 |
3.2.7 污泥微观指标的测定 | 第4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1页 |
3.3.1 污泥调理前后EPS的变化 | 第46-47页 |
3.3.2 污泥调理前后结合水的变化 | 第47-48页 |
3.3.3 污泥调理前后粒径分布以及zeta电位的变化 | 第48-49页 |
3.3.4 污泥调理前后絮体形态的变化 | 第49-50页 |
3.3.5 污泥VSS%与污泥EPS以及结合水之间的关系 | 第50-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芬顿氧化-氧化钙-超高压压滤一体化污泥深度脱水工艺的应用研究 | 第52-63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5页 |
4.1.1 污泥样品 | 第52-53页 |
4.1.2 试验材料及仪器 | 第53页 |
4.1.3 试验过程 | 第53-55页 |
4.2 评价指标 | 第55-56页 |
4.2.1 污泥比阻的测定 | 第55-56页 |
4.2.2 污泥的含水率 | 第56页 |
4.2.3 污泥过滤速度的测定 | 第5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1页 |
4.3.1 污泥的压滤结果 | 第56-59页 |
4.3.2 联合处理的成本估算 | 第59-60页 |
4.3.3 污泥调理机制的模型 | 第60-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