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探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选题意义第12-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6页
        1.2.1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发展演进第13-14页
        1.2.2 关于股东优先购买权的争议焦点第14页
        1.2.3 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的完善第14-16页
        1.2.4 总体评价第16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7-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2 结构安排第18-21页
    1.5 创新点第21-22页
第2章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的界定与比较第22-30页
    2.1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概述第22-23页
    2.2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比较第23-28页
        2.2.1 美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第23-25页
        2.2.2 我国台湾地区有限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第25-27页
        2.2.3 我国公司法下的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第27-28页
    2.3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3章 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设计理由及内在逻辑第30-44页
    3.1 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设计理由第30-33页
        3.1.1 维护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第30-31页
        3.1.2 基于公司的契约解释第31页
        3.1.3 其他第31-33页
    3.2 实践中优先购买权制度下的股权转让第33-37页
        3.2.1 两种定价模式第33-36页
        3.2.2 循环竞价机制的必要性第36-37页
    3.3 一次性报价与拍卖机制的场景假设与比较第37-42页
        3.3.1 拍卖与一次性报价两种场景假设第37-40页
        3.3.2 拍卖与一次性报价比较第40-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条件第44-55页
    4.1 适格主体第45-47页
        4.1.1 一般适格主体第45-46页
        4.1.2 特殊适格主体第46-47页
    4.2 满足同等条件第47-51页
        4.2.1 数量条件——优先购买权的部分行使第47-49页
        4.2.2 价格条件——定价方法的多重选择第49-50页
        4.2.3 其他条件第50-51页
    4.3 通知义务第51-52页
    4.4 股权转让的合意第52-54页
        4.4.1 案例分析第52-53页
        4.4.2 善意要约第53-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股东优先购买权行使的效力第55-66页
    5.1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性质第55-58页
        5.1.1 形成权说第55-56页
        5.1.2 期待权说第56-57页
        5.1.3 请求权说第57页
        5.1.4 复合型权利说第57-58页
    5.2 一般情形下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效力第58-60页
        5.2.1 对股东的效力第58-59页
        5.2.2 对股权转让协议效力的影响第59-60页
    5.3 公司章程中的股东优先购买权效力第60-64页
    5.4 转让股东的“反悔权”问题第64-65页
    5.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制度研究
下一篇:网络畅销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法律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