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迫行为的犯罪化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胁迫行为概述 | 第11-18页 | 
| 第一节 胁迫的概念和特征 | 第11-14页 | 
| 一、胁迫的概念 | 第11-12页 | 
| 二、胁迫的特征 | 第12-14页 | 
| 第二节 胁迫的种类和胁迫行为的范围界定 | 第14-18页 | 
| 一、胁迫的种类 | 第14-16页 | 
| 二、胁迫行为的范围界定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胁迫行为犯罪化理论的争议及反思 | 第18-23页 | 
| 第一节 胁迫行为犯罪化理论的内涵 | 第18-19页 | 
| 第二节 胁迫行为犯罪化理论的争议及其反思 | 第19-23页 | 
| 一、主要观点及其理由 | 第19-22页 | 
| 二、胁迫行为犯罪化理论的反思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我国设立胁迫罪的必要性 | 第23-28页 | 
| 第一节 胁迫行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 第23-25页 | 
| 一、胁迫行为侵害重要法益 | 第23-24页 | 
| 二、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 第24-25页 | 
| 第二节 刑法目的和刑事政策的要求 | 第25-28页 | 
| 一、相关兜底性刑法条文的空白 | 第25-26页 | 
| 二、实现刑法目的的根本要求 | 第26页 | 
| 三、现代刑事政策的需要 | 第26-28页 | 
| 第四章 我国设立胁迫罪的可行性 | 第28-35页 | 
| 第一节 国外立法经验借鉴 | 第28-31页 | 
| 一、大陆法系关于胁迫罪的立法现状及评析 | 第28-30页 | 
| 二、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关于胁迫罪的立法现状及评析 | 第30-31页 | 
| 第二节 国内司法实践对胁迫行为的认定 | 第31-35页 | 
| 一、刑法分则中对胁迫行为的规定 | 第31-33页 | 
| 二、部分胁迫行为作为违犯治安法规予以处理 | 第33-35页 | 
| 第五章 关于我国设立胁迫罪的立法建议 | 第35-40页 | 
| 第一节 胁迫罪的构成 | 第35-37页 | 
| 一、胁迫罪的主体和犯罪对象 | 第35-36页 | 
| 二、胁迫罪的主观方面 | 第36页 | 
| 三、胁迫罪的行为方式 | 第36页 | 
| 四、胁迫罪的客体 | 第36-37页 | 
| 第二节 胁迫罪的法定刑 | 第37页 | 
| 一、胁迫罪法定刑设置的依据 | 第37页 | 
| 二、胁迫罪法定刑设计 | 第37页 | 
| 第三节 本罪认定中的两个问题 | 第37-40页 | 
| 一、胁迫罪中的一罪与数罪问题 | 第37-38页 | 
| 二、胁迫罪与含有胁迫手段的相关犯罪的界限 | 第38-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