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系统中系统级仿真平台的设计与优化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页 |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移动通信系统及系统级仿真技术简介 | 第13-28页 |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概况 | 第13-21页 |
·第一代模拟系统 | 第13-14页 |
·第二代数字系统 | 第14-15页 |
·3G系统 | 第15-20页 |
·4G——面向未来的移动通信发展方向 | 第20-21页 |
·系统级仿真技术简介 | 第21-23页 |
·系统级仿真的基本原理 | 第21-22页 |
·系统级仿真的特点 | 第22页 |
·系统级仿真的方法 | 第22-23页 |
·仿真工具的选取 | 第23-25页 |
·仿真平台的模块化结构设计原则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移动通信系统中系统级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第28-41页 |
·仿真假设和参数配置 | 第28-32页 |
·组网方案 | 第28页 |
·仿真场景 | 第28-29页 |
·仿真参数 | 第29-30页 |
·传播模型 | 第30-31页 |
·链路级接口曲线 | 第31-32页 |
·仿真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研究方法介绍 | 第32页 |
·系统性能评价准则 | 第32-33页 |
·仿真流程与关键算法 | 第33-39页 |
·共存仿真流程 | 第33-34页 |
·TD-SCDMA R4仿真流程 | 第34-36页 |
·HSDPA仿真流程 | 第36-37页 |
·智能天线 | 第37-38页 |
·功率控制算法 | 第38页 |
·调度算法 | 第38页 |
·自适应调制编码 | 第38-39页 |
·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移动通信系统中系统级仿真平台的优化 | 第41-50页 |
·仿真平台框架优化 | 第41-42页 |
·设计模式的运用 | 第42-47页 |
·组合模式 | 第42-45页 |
·适配器模式 | 第45-46页 |
·单件模式 | 第46-47页 |
·数据结构的运用 | 第47-49页 |
·单链表 | 第47页 |
·字典 | 第47-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意义 | 第50-58页 |
·校准曲线对比和分析 | 第50-51页 |
·效率对比和分析 | 第51-56页 |
·结论与意义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