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2-22页 |
1 立题依据 | 第12-17页 |
1.1 苦味产生机制 | 第12-13页 |
1.2 药物苦味掩味技术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1.2.1 阻断或减少药物在口腔内的溶解 | 第13-14页 |
1.2.2 抑制苦味分子与苦味受体的结合 | 第14-15页 |
1.2.3 干扰中枢信号的整合 | 第15页 |
1.3 粉体表面改性技术及其应用于掩蔽药物苦味的可行性 | 第15-17页 |
1.3.1 粉体改性技术概述 | 第15-16页 |
1.3.2 本课题组在粉体改性技术方面的研究 | 第16页 |
1.3.3 粉体改性技术用于中药苦味掩蔽的可行性分析 | 第16-17页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2.2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3 课题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8-22页 |
3.1 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3.1.1 粉体改性技术掩蔽盐酸小檗碱苦味的思路 | 第18-20页 |
3.1.2 粉体改性技术掩蔽三黄片苦味的思路 | 第20页 |
3.2 技术路线图 | 第20-22页 |
第一部分 粉体改性技术用于盐酸小檗碱苦味掩蔽研究 | 第22-51页 |
第一章 中药提取物盐酸小檗碱的粉碎规律研究 | 第22-27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22页 |
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22-26页 |
2.1 样品的制备 | 第22-23页 |
2.2 粒径的测定 | 第23-24页 |
2.3 粉体特性的测定 | 第24页 |
2.4 比表面积及孔隙率的测定 | 第24-25页 |
2.5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第25-26页 |
3 实验小结与讨论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改性剂的粉碎规律研究 | 第27-35页 |
第一节 甘露醇的粉碎规律研究 | 第27-31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27页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27-31页 |
2.1 样品的制备 | 第27页 |
2.2 粒径的测定 | 第27-29页 |
2.3 粉体特性的测定 | 第29-30页 |
2.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第30页 |
2.5 黏附性的测定 | 第30-31页 |
第二节 羟丙纤维素的粉碎规律研究 | 第31-33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31页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31-33页 |
2.1 样品的制备 | 第31页 |
2.2 粒径与粒径分布的测定 | 第31-32页 |
2.3 黏附性的测定 | 第32-33页 |
第三节 β-环糊精的粉碎规律研究 | 第33-34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33页 |
2 内容与方法 | 第33-34页 |
2.1 样品的制备 | 第33页 |
2.2 粒径与粒径分布的测定 | 第33-34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34-35页 |
第三章 苦味评价方法的建立 | 第35-39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35页 |
2 内容与方法 | 第35-39页 |
2.1 口尝评价法—苦度的定量及其与浓度关系的建立 | 第35-38页 |
2.1.1 志愿者筛选 | 第36页 |
2.1.2 样品的制备 | 第36页 |
2.1.3 口尝评价 | 第36-37页 |
2.1.4 口尝评价结果 | 第37页 |
2.1.5 模型筛选、评价与验证 | 第37-38页 |
2.2 化学评价法 | 第38-39页 |
3 实验小结与讨论 | 第39页 |
第四章 盐酸小檗碱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表征 | 第39-51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39-40页 |
2 粉体改性设计工艺路线 | 第40-41页 |
3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41-49页 |
3.1 盐酸小檗碱复合物制备预试验 | 第41-45页 |
3.1.1 改性剂种类的筛选 | 第41-43页 |
3.1.2 药物与改性剂比例的筛选 | 第43-44页 |
3.1.3 复合粉碎时间的考察 | 第44-45页 |
3.2 盐酸小檗碱复合物的制备工艺验证试验 | 第45-46页 |
3.3 各样品粉体学性质的测定 | 第46-47页 |
3.4 实验结果 | 第47-49页 |
4 实验小结与讨论 | 第49-51页 |
第二部分 粉体改性技术用于三黄片制剂处方苦味掩蔽研究 | 第51-80页 |
第一章 药物的粉碎规律研究 | 第51-59页 |
第一节 盐酸小檗碱粉碎规律研究 | 第51页 |
第二节 大黄低温超微粉碎规律研究 | 第51-57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52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52-57页 |
2.1 样品的制备 | 第52页 |
2.2 粒径与粒径分布的测定 | 第52-54页 |
2.3 粉体颜色的测定 | 第54页 |
2.4 接触角测定 | 第54-55页 |
2.5 黏附性的测定 | 第55页 |
2.6 粉体特性的测定 | 第55-56页 |
2.7 DSC分析 | 第56-57页 |
第三节 黄芩浸膏的粉碎规律研究 | 第57-58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57页 |
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57-58页 |
2.1 样品的制备 | 第57页 |
2.2 粒径的测定 | 第57-58页 |
2.3 黏附性的测定 | 第58页 |
第四节 大黄浸膏的粉碎规律研究 | 第58-59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58页 |
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58-59页 |
2.1 样品的制备 | 第58页 |
2.2 粒径的测定 | 第58-59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59页 |
第二章 改性剂的粉碎规律研究 | 第59-60页 |
第三章 三黄片复合物的制备及评价 | 第60-80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60页 |
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60-78页 |
2.1 口感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60-61页 |
2.1.1 参比溶液的配制 | 第60-61页 |
2.1.2 待测溶液的配制 | 第61页 |
2.1.3 口尝的评价 | 第61页 |
2.1.4 口尝评价结果 | 第61页 |
2.2 三黄片掩味评价方法 | 第61-62页 |
2.3 三黄片/甘露醇复合物的制备工艺路线 | 第62-63页 |
2.4 三黄片/甘露醇复合物的制备工艺预实验 | 第63-68页 |
2.4.1 复合粉体制备工艺预试验 | 第63页 |
2.4.2 三黄复合粒子粉体制备工艺预试验结果 | 第63页 |
2.4.3 实验结果 | 第63-67页 |
2.4.4 实验小结 | 第67-68页 |
2.5 制备工艺优化实验 | 第68-69页 |
2.5.1 实验方法 | 第68页 |
2.5.2 优化实验设计 | 第68-69页 |
2.5.3 实验小结 | 第69页 |
2.6 优化工艺验证实验 | 第69-78页 |
2.6.1 制备工艺 | 第69-70页 |
2.6.2 评价指标 | 第70页 |
2.6.3 实验结果 | 第70-78页 |
3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78-80页 |
3.1 小结 | 第78-79页 |
3.2 讨论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3页 |
1 全文总结 | 第80-81页 |
2 创新点 | 第81页 |
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后置部分 | 第88-89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