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其他花卉类论文--兰科植物论文

大苞鞘石斛快繁体系构建及多倍体诱导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1 引言第15-30页
    1.1 石斛属植物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第16-17页
        1.1.1 石斛属植物形态特征及资源分布第16-17页
        1.1.2 石斛属植物生态习性及繁殖栽培第17页
    1.2 石斛种质资源鉴定研究进展第17-20页
        1.2.1 形态与显微鉴定第18页
        1.2.2 细胞学鉴定第18-19页
        1.2.3 化学指纹图谱鉴定第19页
        1.2.4 分子标记鉴定第19-20页
    1.3 石斛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进展第20-22页
        1.3.1 外植体的选择第20-22页
        1.3.2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第22页
        1.3.3 外源激素与添加物的调节第22页
    1.4 石斛原球茎悬浮培养研究进展第22-23页
    1.5 石斛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第23-25页
    1.6 多倍体植株鉴定方法第25-27页
        1.6.1 形态学鉴定法第25页
        1.6.2 细胞学鉴定第25-26页
        1.6.3 染色体计数鉴定第26页
        1.6.4 流式细胞仪鉴定第26页
        1.6.5 其他鉴定方法第26-27页
    1.7 大苞鞘石斛的研究进展第27-28页
    1.8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8-30页
        1.8.1 研究目的意义第28-29页
        1.8.2 研究内容第29页
        1.8.3 技术路线第29-30页
2 大苞鞘石斛引种适应性及繁育系统研究第30-39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30-32页
        2.1.1 试验材料第30页
        2.1.2 大苞鞘石斛引种适应性研究第30-31页
        2.1.3 花期特征与花部特征观察第31页
        2.1.4 繁育系统研究第31-32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2-37页
        2.2.1 引种适应性第32-33页
        2.2.2 引种地开花物侯和花部形态特征第33-34页
        2.2.3 大苞鞘石斛繁育系统特征第34-37页
    2.3 讨论与结论第37-39页
        2.3.1 讨论第37-38页
        2.3.2 结论第38-39页
3 大苞鞘石斛胚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第39-54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3.1.1 试验材料第39页
        3.1.2 试验方法第39-41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1-52页
        3.2.0 不同激素和添加物对大苞鞘石斛不同生长阶段方差分析第41-42页
        3.2.1 不同激素和添加物处理对种胚萌发的影响第42-44页
        3.2.2 不同激素和添加物处理对原球茎膨大的影响第44-45页
        3.2.3 不同激素和添加物处理对叶芽分化的影响第45-47页
        3.2.4 不同激素和添加物处理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47-48页
        3.2.5 不同激素和添加物处理对丛生芽增殖的影响第48-50页
        3.2.6 不同激素和添加物处理对丛生芽生根的影响第50-51页
        3.2.7 炼苗移栽第51-52页
    3.3 讨论与结论第52-54页
        3.3.1 讨论第52-53页
        3.3.2 结论第53-54页
4 大苞鞘石斛不定芽诱导与原球茎悬浮培养第54-67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4-57页
        4.1.1 试验材料第54页
        4.1.2 培养条件第54-55页
        4.1.3 试验方法第55-57页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57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7-64页
        4.2.1 激素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第57-58页
        4.2.2 激素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第58-59页
        4.2.3 基本培养基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第59-60页
        4.2.4 基本培养基对原球茎增殖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第60-61页
        4.2.5 添加物对原球茎增殖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第61-62页
        4.2.6 激素对原球茎增殖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第62-64页
    4.3 讨论与结论第64-67页
5 大苞鞘石斛多倍体诱导第67-83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67-70页
        5.1.1 试验材料第67页
        5.1.2 浸泡法第67-68页
        5.1.3 混配法第68-69页
        5.1.4 多倍体植株的鉴定第69-70页
        5.1.5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70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70-81页
        5.2.1 秋水仙素处理对原球茎初代培养的影响第70-72页
        5.2.2 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继代培养及诱变率的影响第72-76页
        5.2.3 大苞鞘石斛多倍体初步鉴定第76-81页
    5.3 讨论与结论第81-83页
        5.3.1 讨论第81-82页
        5.3.2 结论第82-83页
6 总结第83-85页
    6.1 大苞鞘石斛引种生物学特性观测第83页
    6.2 大苞鞘石斛胚培养及植株再生第83页
    6.3 大苞鞘石斛不定芽诱导及悬浮培养第83-84页
    6.4 大苞鞘石斛多倍体诱导与鉴定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4页
硕士在读期间参与项目及已发表论文第94-95页
致谢第95-96页
附录1:缩略词表第96-97页
附录2:基本培养基成分第97-98页
附录3:试验主要仪器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渔区休闲渔业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以长岛县为例
下一篇:马岙葡萄示范园的远程节水灌溉监控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