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1-12页 |
第二章 FSS的基本理论 | 第12-29页 |
2.1 FSS的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2.2 FSS特性参数 | 第13-17页 |
2.2.1 单元结构和尺寸 | 第13-15页 |
2.2.2 单元排布方式 | 第15-16页 |
2.2.3 介质层的加载 | 第16页 |
2.2.4 入射角度与入射极化方式 | 第16-17页 |
2.3 栅瓣的产生 | 第17-19页 |
2.4 FSS理论分析方法 | 第19-29页 |
2.4.1 模式匹配法 | 第20-24页 |
2.4.2 谱域法 | 第24-28页 |
2.4.3 等效电路法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新型带阻型FSS的设计及应用 | 第29-47页 |
3.1 新型带阻FSS的设计 | 第29-37页 |
3.1.1 双层FSS与单层FSS的比较 | 第29-30页 |
3.1.2 新型双层FSS的设计和优化 | 第30-33页 |
3.1.3 新型FSS结构极化稳定性的改进 | 第33-37页 |
3.2 新型带阻FSS对改善天线增益的应用 | 第37-47页 |
3.2.1 微带天线简介 | 第37-40页 |
3.2.2 幅相加权理论 | 第40-41页 |
3.2.3 仿真与实测结果 | 第41-47页 |
第四章 小型化FSS的设计与应用 | 第47-61页 |
4.1 小型化FSS设计 | 第47-52页 |
4.2 小型化FSS在RCS缩减中的应用 | 第52-61页 |
4.2.1 RCS简介 | 第52-54页 |
4.2.2 利用FSS反射板缩减RCS | 第54-6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