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迪欧事件哲学中的主体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7-10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巴迪欧主体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13-23页 |
第一节 法国主体哲学的批判与继承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主体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阿尔都塞 | 第15-17页 |
第三节 主体的价值-萨特 | 第17-18页 |
第四节 主体的建构-拉康 | 第18-20页 |
第五节 “毛主义”情结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巴迪欧主体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23-37页 |
第一节 传统哲学的主体和“忠诚”的主体 | 第24-27页 |
一、唯物主义主体范式 | 第24-25页 |
二、唯心主义主体范式 | 第25页 |
三、忠诚的主体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忠诚主体”的基本内涵 | 第27页 |
第三节 主体的生成 | 第27-30页 |
一、介入与命名 | 第28-29页 |
二、忠实的运算 | 第29-30页 |
第四节 主体的三种类型 | 第30-37页 |
一、“政治事件”中的三种主体类型 | 第31-34页 |
二、“爱的事件”中的三种主体类型 | 第34-37页 |
第三章 巴迪欧主体理论的现实意义 | 第37-44页 |
第一节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性反思 | 第37-39页 |
一、对西方“民主”的批判 | 第38-39页 |
二、对西方自由的反思 | 第39页 |
第二节 当代世界的结构的分析 | 第39-42页 |
一、当代世界结构的说明 | 第39-40页 |
二、当代世界格局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三、当代世界的三种典型主体性 | 第41-42页 |
第三节 重树共产主义旗帜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