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自然牙双牙根种植体系列型谱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前言 | 第11-12页 |
1.2 口腔种植修复概述 | 第12-13页 |
1.3 单根种植修复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1.4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7-19页 |
1.5.1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5.3 论文的框架 | 第17-19页 |
第2章 拟自然牙双牙根种植体提出及评价 | 第19-28页 |
2.1 牙齿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 第19-21页 |
2.2 牙种植体的外形演变及研究 | 第21-23页 |
2.2.1 牙种植体的外形演变 | 第21-22页 |
2.2.2 现有种植体外形及其力学特点 | 第22-23页 |
2.3 自然牙的力学特性 | 第23-25页 |
2.4 现有牙种植的失效形式 | 第25-26页 |
2.5 拟自然牙双牙根植体提出及力学评价 | 第26-27页 |
2.5.1 拟自然牙双牙根种植体提出 | 第26-27页 |
2.5.2 骨重建理论 | 第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拟自然牙双牙根种植体几何参数的确定 | 第28-45页 |
3.1 统计学的相关理论知识 | 第28-32页 |
3.1.1 多维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29页 |
3.1.2 线性回归方程及参数估计 | 第29-32页 |
3.2 磨牙形状的分析 | 第32-33页 |
3.3 磨牙具体几何参数统计分析 | 第33-42页 |
3.3.1 上颌第一磨牙参数统计分析 | 第33-35页 |
3.3.2 上颌第二磨牙参数统计分析 | 第35-37页 |
3.3.3 下颌第一磨牙参数统计分析 | 第37-40页 |
3.3.4 下颌第二磨牙参数统计分析 | 第40-42页 |
3.4 确定拟自然牙双牙根植体参数 | 第42-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拟自然牙双牙根种植体力学性能实验 | 第45-52页 |
4.1 实验方案的提出 | 第45页 |
4.2 实验平台搭建及实验步骤 | 第45-49页 |
4.2.1 实验模型制备 | 第45-47页 |
4.2.2 实验平台搭建 | 第47-49页 |
4.2.3 试验步骤 | 第49页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拟自然牙双牙根种植体数值仿真 | 第52-63页 |
5.1 有限元法基础 | 第52-54页 |
5.1.1 有限单元法简介 | 第52页 |
5.1.2 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 第52-54页 |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4-59页 |
5.2.1 三维几何模型的构建 | 第54-56页 |
5.2.2 材料赋值 | 第56页 |
5.2.3 单元网格划分 | 第56-57页 |
5.2.4 边界约束及载荷分布 | 第57-59页 |
5.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9-62页 |
5.3.1 冲击载荷下有限元模型结果分析 | 第59-61页 |
5.3.2 与实验结果比较 | 第61-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拟自然牙双牙根种植体力学性能综合评价 | 第63-70页 |
6.1 口腔的实际工况 | 第63-64页 |
6.2 冲击载荷下模型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64-65页 |
6.3 静载荷下模型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65-67页 |
6.4 动载荷下模型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67-69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7.1 结论 | 第70页 |
7.2 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