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19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属性 | 第12-13页 |
2.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政府责任 | 第13页 |
3.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4.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对策 | 第14-15页 |
(三)理论依据 | 第15-16页 |
1. 适度政府干预理论 | 第15页 |
2. 服务型政府理念 | 第15-16页 |
(四)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18-19页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特点及价值 | 第19-28页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 | 第19页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 第19-20页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 第20-21页 |
(四)一个实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街书会 | 第21-25页 |
1. 渊源与发展 | 第21-22页 |
2. 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3. 特征 | 第23-24页 |
4. 价值 | 第24-25页 |
(五)不同时期马街书会传承与发展的政策及成效 | 第25-28页 |
1. 改革开放之前 | 第25页 |
2. 改革开放后到申遗成功后 | 第25-28页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与政府责任 | 第28-33页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 | 第28-29页 |
1. 非物质性 | 第28页 |
2. 公共性 | 第28-29页 |
(二)政府责任 | 第29-33页 |
1. 政策法规保障 | 第30-31页 |
2. 资金支持 | 第31页 |
3. 组织协调 | 第31页 |
4. 评审监督 | 第31-32页 |
5. 记录传承 | 第32-33页 |
四、马街书会保护与传承中政府责任不力导致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33-40页 |
(一)政府责任不力导致的问题 | 第33-35页 |
1. 公众接受度大大降低 | 第33-34页 |
2. 传统日渐萎缩 | 第34页 |
3. 书会环境差 | 第34页 |
4. 后继乏人 | 第34-35页 |
5. 缺乏创新 | 第35页 |
(二)政府责任不力的原因分析 | 第35-40页 |
1. 保护意识薄弱 | 第35-36页 |
2. 责任主体不明确 | 第36-37页 |
3. 缺乏专业人才 | 第37页 |
4. 管理机制不健全 | 第37-38页 |
5. 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 第38-39页 |
6. 资金投入不足 | 第39-40页 |
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政府责任的对策建议31(一)明确责任主体与责任边界 | 第40-49页 |
(一)明确责任主体与责任边界 | 第40-42页 |
(二)构建非遗文化 | 第42页 |
1. 增强保护意识 | 第42页 |
2. 提高公众的可接受度 | 第42页 |
(三)建立有效保护传承机制 | 第42-45页 |
1. 恢复传统习俗 | 第42-43页 |
2. 建立马街书会文化数据库 | 第43-44页 |
3. 着力培育传承人 | 第44页 |
4. 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性 | 第44页 |
5. 保护相关层和外延层 | 第44-45页 |
(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 第45-47页 |
1. 政策法规投入 | 第45-46页 |
2. 保证资金扶持稳定 | 第46页 |
3. 改善表演环境 | 第46-47页 |
(五)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 | 第47-48页 |
(六)吸引社会组织参与保护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