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纤维乙醇废水处理技术现状 | 第11-13页 |
1.1.1 纤维乙醇简介 | 第11-12页 |
1.1.2 现有纤维乙醇废水处理方法 | 第12-13页 |
1.2 废水培养微藻的资源化利用 | 第13-15页 |
1.2.1 微藻生物质能源简介 | 第13-14页 |
1.2.2 废水中培养微藻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 微藻光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4 微藻生长动力学模型简介 | 第17-19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9-22页 |
1.5.1 研究的目的 | 第19-20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5.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0-21页 |
1.5.4 创新点 | 第21-22页 |
2 纤维乙醇废水耐受藻株的紫外诱变和筛选 | 第22-34页 |
2.1 引言 | 第22-23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2.2.1 藻种 | 第23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2.3 BG11培养基和纤维乙醇废水 | 第23-24页 |
2.2.4 藻种扩培和保藏 | 第24页 |
2.2.5 检测方法 | 第24-26页 |
2.2.6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2页 |
2.3.1 诱变剂量的确定 | 第27-28页 |
2.3.2 废水耐受株的筛选 | 第28-29页 |
2.3.3 耐受株的生长情况和废水处理效果 | 第29-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3 培养条件对小球藻生长和废水净化的影响 | 第34-50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3.2.1 藻种 | 第34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4-35页 |
3.2.3 BG11培养基和纤维乙醇废水 | 第35-36页 |
3.2.4 光生物反应器 | 第36页 |
3.2.5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9页 |
3.3.1 pH对小球藻生长和废水净化的影响 | 第37-40页 |
3.3.2 温度对小球藻生长和废水净化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3 光强对小球藻生长和废水净化的影响 | 第41-44页 |
3.3.4 通气对小球藻生长和废水净化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5 CO_2浓度对小球藻生长和废水净化的影响 | 第45-47页 |
3.3.6 最佳培养条件下的小球藻生物量和废水净化率 | 第47-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静态混合光生物反应器处理纤维乙醇废水和小球藻生长动力学研究 | 第50-69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50-54页 |
4.2.1 藻种 | 第50-51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51页 |
4.2.3 BG11培养基和纤维乙醇废水 | 第51-52页 |
4.2.4 三个光生物反应器 | 第52-53页 |
4.2.5 实验方法 | 第53-5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6页 |
4.3.1 静态混合反应器中小球藻生物量和废水净化率 | 第54-56页 |
4.3.2 静态混合反应器中藻体生长动力学研究 | 第56-57页 |
4.3.3 静态混合反应器中基质消耗动力学研究 | 第57-59页 |
4.3.4 三个柱状光生物反应器对比 | 第59-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9-72页 |
5.1 结论 | 第69-71页 |
5.2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