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分类学(系统植物学)论文--藻类论文

产油微藻的筛选及其培养过程优化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第11-19页
    1.1 前言第11页
    1.2 生物能源第11-12页
        1.2.1 生物能源的发展第11页
        1.2.2 面临的问题第11-12页
    1.3 微藻生物能源第12-15页
        1.3.1 微藻生物能源的多样性第12-14页
        1.3.2 微藻的优势第14-15页
        1.3.3 水资源第15页
    1.4 微藻生物柴油研究现状第15-18页
        1.4.1 藻株筛选第16页
        1.4.2 培养条件第16-18页
            1.4.2.1 营养条件第16-17页
            1.4.2.2 环境因素第17-18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9-28页
    2.1 实验材料第19-24页
        2.1.1 引物第19页
        2.1.2 主要实验仪器第19-20页
        2.1.3 主要试剂第20-22页
        2.1.4 培养基第22-24页
        2.1.5 主要溶液第24页
    2.2 实验方法第24-28页
        2.2.1 藻株的分离纯化第24-25页
        2.2.2 藻株的培养与保存第25页
        2.2.3 微藻染色体抽提第25页
        2.2.4 PCR扩增第25-26页
        2.2.5 微藻色素抽提及定量第26-27页
        2.2.6 微藻粗油脂抽提第27页
        2.2.7 粗油脂转酯化第27页
        2.2.8 统计分析第27-28页
第三章 微藻的分离纯化筛选与鉴定第28-33页
    3.1 分离纯化第28页
    3.2 筛选第28-29页
    3.3 藻株鉴定第29-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四章 生物量及油脂定量方法确立第33-49页
    4.1 生物量定量方法第33-34页
    4.2 油脂定量方法第34-48页
        4.2.1 NR荧光染色优化第35-39页
            4.2.1.1 溶剂选择第35页
            4.2.1.2 DMSO浓度第35-37页
            4.2.1.3 染色时间第37页
            4.2.1.4 NR浓度第37-39页
            4.2.1.5 染色温度第39页
        4.2.2 标准加入法第39-47页
            4.2.2.1 标准曲线第39-41页
            4.2.2.2 可行性分析第41-43页
            4.2.2.3 敏感性分析第43-45页
            4.2.2.4 定量曲线第45-47页
        4.2.3 四种油脂定量法比较第47-48页
    4.3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大量元素对N. gaditana Q6的影响第49-65页
    5.1 磷第49-51页
        5.1.1 磷源选择第49-50页
        5.1.2 NaH_2PO_4浓度第50-51页
    5.2 氮第51-54页
        5.2.1 氮源选择第52-53页
        5.2.2 NH_4HCO_3浓度第53-54页
    5.3 碳第54-57页
        5.3.1 碳源选择第54-56页
        5.3.2 碳源浓度第56-57页
    5.4 RSM-CCD第57-64页
        5.4.1 实验设计第58-59页
        5.4.2 实验结果第59-64页
    5.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微量元素对N. gaditana Q6的影响第65-77页
    6.1 微量元素缺失的影响第65-66页
    6.2 Fe对N. gaditana Q6的影响第66-71页
    6.3 Mn对N. gaditana Q6的影响第71-76页
    6.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七章 其他条件对N. gaditana Q6的影响第77-88页
    7.1 盐度第77-78页
    7.2 接种量第78-79页
    7.3 pH第79-82页
    7.4 照度第82-87页
    7.5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八章 统计学实验第88-104页
    8.1 实验设计第88-89页
    8.2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第89-102页
        8.2.1 各因素对生物量积累过程的影响第89-93页
        8.2.2 各因素对油脂含量变化过程的影响第93-96页
        8.2.3 各因素对油脂浓度变化过程的影响第96-99页
        8.2.4 各因素对色素组成及其变化的影响第99-102页
    8.3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第104-107页
    9.1 结论第104-105页
    9.2 展望第105页
    9.3 创新点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31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31-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肃白银厂铜多金属矿田成矿作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比较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的枯草芽孢杆菌过量积累核黄素遗传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