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元胞自动机和背景场理论的行人行为仿真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1.2.1 社会力模型 | 第9-10页 |
| 1.2.2 格子气模型 | 第10页 |
| 1.2.3 元胞自动机模型 | 第10-12页 |
| 1.3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3页 |
| 1.5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 2 行人行为仿真研究思路及关键问题 | 第14-21页 |
| 2.1 元胞自动机模型简介 | 第14-15页 |
| 2.1.1 元胞自动机的定义 | 第14-15页 |
| 2.1.2 模型仿真更新规则 | 第15页 |
| 2.2 背景场基本方法简介 | 第15-17页 |
| 2.2.1 静态场 | 第15-16页 |
| 2.2.2 动态场 | 第16-17页 |
| 2.3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 2.4 关键问题分析 | 第19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 3 吸引型事件下行人的围观行为仿真研究 | 第21-37页 |
| 3.1 吸引型事件下的行人特征分析 | 第21-23页 |
| 3.1.1 吸引型事件特征分析 | 第21-22页 |
| 3.1.2 吸引型事件下行人特征分析 | 第22-23页 |
| 3.2 考虑行人跟随和围观兴趣度的背景场模型 | 第23-28页 |
| 3.2.1 静态场及动态场设置方法 | 第23-24页 |
| 3.2.2 吸引场定义及设置方法 | 第24-25页 |
| 3.2.3 吸引型事件下的行人移动概率 | 第25-26页 |
| 3.2.4 行人围观行为仿真更新规则 | 第26-28页 |
| 3.3 实验设计和模型参数标定 | 第28-31页 |
| 3.4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1-36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4 紧急事件下行人的疏散行为仿真研究 | 第37-58页 |
| 4.1 紧急事件下的行人特征分析 | 第37-39页 |
| 4.1.1 紧急事件特征分析 | 第37-38页 |
| 4.1.2 紧急事件下行人特征分析 | 第38-39页 |
| 4.2 考虑事件扩散和行人恐慌心理的背景场模型 | 第39-44页 |
| 4.2.1 静态场及动态场设置方法 | 第39-40页 |
| 4.2.2 事件扩散场定义及设置方法 | 第40-41页 |
| 4.2.3 紧急事件下的行人移动概率 | 第41-43页 |
| 4.2.4 行人疏散行为仿真更新规则 | 第43-44页 |
| 4.3 实验设计和模型参数标定 | 第44-47页 |
| 4.4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7-57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5 模型综合仿真验证 | 第58-62页 |
| 5.1 仿真实验 | 第58-61页 |
| 5.2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 6.1 总结 | 第62页 |
| 6.2 展望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 附录 | 第70页 |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0页 |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