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可固载型吡啶盐—氯胺前体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引言第8-9页
1 文献综述第9-27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抗菌剂分类第9-13页
        1.2.1 天然类抗菌剂第9页
        1.2.2 无机抗菌剂第9-10页
        1.2.3 有机抗菌剂第10-13页
    1.3 抗菌材料制备方法第13-15页
        1.3.1 物理方法第13页
        1.3.2 化学方法(材料表面抗菌改性)第13-15页
    1.4 棉织物抗菌改性研究进展第15-21页
        1.4.1 溶出型棉织物抗菌改性第16-17页
        1.4.2 非溶出型棉织物抗菌改性第17-21页
    1.5 聚氨酯抗菌改性研究进展第21-23页
    1.6 全氟苯基叠氮化合物在惰性材料表面修饰中的应用第23-25页
    1.7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第25-27页
2 可固载型吡啶盐-氯胺前体的合成及棉织物的抗菌改性第27-48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可固载型吡啶盐-氯胺前体分子的设计第27-28页
    2.3 实验部分第28-35页
        2.3.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8-29页
        2.3.2 可固载型吡啶盐-氯胺前体的合成 (硅氧烷为键合基团)第29-32页
        2.3.3 可固载型氯胺前体的合成 (硅氧烷为键合基团)第32页
        2.3.4 吡啶盐-氯胺前体接枝棉织物的制备第32-33页
        2.3.5 吡啶盐-氯胺前体改性棉织物的氯化第33页
        2.3.6 吡啶盐-氯胺改性的抗菌棉织物的显色及氯含量测定第33-34页
        2.3.7 抗菌棉织物的抗菌性能测试第34-35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5-47页
        2.4.1 吡啶盐-氯胺前体的合成及表征 (硅氧烷为键合基团)第35-41页
        2.4.2 抗菌改性棉织物的制备及氯含量的测定第41-42页
        2.4.3 抗菌改性棉织物的红外表征与讨论第42-43页
        2.4.4 抗菌改性棉织物的SEM表征与讨论第43-45页
        2.4.5 抗菌改性棉织物的XPS表征与讨论第45-46页
        2.4.6 抗菌改性棉织物抗菌性能第46-47页
    2.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3 可固载型吡啶盐-氯胺前体的合成及聚氨酯的抗菌改性第48-66页
    3.1 引言第48页
    3.2 可固载型吡啶盐-氯胺前体分子的设计第48-49页
    3.3 实验部分第49-56页
        3.3.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49-50页
        3.3.2 可固载型吡啶盐-氯胺前体的合成(PFPA为偶联基团)第50-54页
        3.3.3 吡啶盐-氯胺前体接枝PU膜的制备第54页
        3.3.4 吡啶盐-氯胺前体接枝PU膜染料吸附测试第54页
        3.3.5 吡啶盐-氯胺前体接枝PU膜亲水性测试第54页
        3.3.6 吡啶盐-氯胺前体接枝PU膜的氯化第54-55页
        3.3.7 吡啶盐-氯胺前体接枝PU膜氯含量测定第55页
        3.3.8 抗菌PU膜的抗菌性能测试第55-56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56-65页
        3.4.1 吡啶盐-氯胺前体的合成及表征(全氟苯基叠氮基团)第56-59页
        3.4.2 改性PU膜的染料吸附测试结果及讨论第59-60页
        3.4.3 改性PU膜的亲水性表征及讨论第60-61页
        3.4.4 改性PU膜的红外表征第61页
        3.4.5 改性PU膜的XPS表征第61-63页
        3.4.6 改性PU膜的氯化讨论及氯含量测定第63页
        3.4.7 改性PU膜的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讨论第63-65页
    3.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结论第66-67页
创新点与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7页
附录A 化合物的核磁谱图及质谱第77-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94-95页
致谢第95-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掺杂TiO2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锂电性能研究
下一篇: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