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页
    1.2 高盐有机废水简介第10-15页
        1.2.1 高盐有机废水的来源及危害第11-12页
        1.2.2 高盐有机废水的生物处理研究第12-15页
    1.3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概述第15-21页
        1.3.1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工作原理和流程第15-16页
        1.3.2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填料的选择第16-17页
        1.3.4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优缺点第17-18页
        1.3.5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实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8-21页
    1.4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1-24页
        1.4.1 课题来源第21页
        1.4.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1-22页
        1.4.3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4-29页
    2.1 实验材料第24-25页
        2.1.1 接种污泥第24页
        2.1.2 生物载体第24页
        2.1.3 仪器设备第24-25页
        2.1.4 实验所用废水水质第25页
        2.1.5 实验中所用到的培养基第25页
    2.2 实验装置第25-26页
    2.3 实验方法第26-29页
        2.3.1 水质分析方法第26-27页
        2.3.2 高效海洋苯酚降解菌的分离方法第27-28页
        2.3.3 高效海洋苯酚降解菌菌悬液的制备方法第28页
        2.3.4 高效海洋苯酚降解菌的总 DNA 提取及 16S rDNA 扩增第28-29页
第3章 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普通高盐有机废水试验第29-41页
    3.1 污泥接种及反应器的启动第29-31页
        3.1.1 反应器启动过程中对 COD 的去除效果第29-30页
        3.1.2 反应器启动过程中对 NH4+-N 的去除效果第30-31页
    3.2 耐盐性驯化第31-34页
        3.2.1 驯化过程中对 COD 的去除效果第31-33页
        3.2.2 驯化过程中对 NH4+-N 的去除效果第33-34页
    3.3 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第34-37页
        3.3.1 水力停留时间的影响第34-35页
        3.3.2 温度的影响第35-36页
        3.3.3 无机盐的影响第36-37页
    3.4 冲击缓冲试验第37-40页
        3.4.1 进水有机物浓度对系统的冲击缓冲试验第38-39页
        3.4.2 进水盐度对系统的冲击缓冲试验第39-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高盐含酚废水试验第41-62页
    4.1 高效苯酚降解菌的筛选第41页
    4.2 高效苯酚降解菌的革兰氏染色实验第41-42页
    4.3 高效苯酚降解菌 16S RDNA 序列分析第42页
    4.4 纯培养条件下高效苯酚降解菌降解特性研究第42-47页
        4.4.1 氧的影响第42-43页
        4.4.2 转速的影响第43页
        4.4.3 温度的影响第43-44页
        4.4.4 pH 的影响第44-45页
        4.4.5 外加碳源的影响第45-46页
        4.4.6 外加氮源的影响第46-47页
    4.5 自然富集法启动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第47-50页
        4.5.1 启动过程中对苯酚的去除效果第47-48页
        4.5.2 启动过程中对 COD 的去除效果第48-49页
        4.5.3 启动过程中对 NH4+-N 的去除效果第49-50页
    4.6 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处理高盐含酚废水的性能研究第50-56页
        4.6.1 HRT 的影响第50-51页
        4.6.2 苯酚浓度的影响第51-52页
        4.6.3 无机盐的影响第52-54页
        4.6.4 外加碳源的影响第54-55页
        4.6.5 中间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第55-56页
    4.7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苯酚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第56-61页
        4.7.1 模型选择第56-57页
        4.7.2 模型的建立及推导过程第57-59页
        4.7.3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高盐含酚废水的模型参数确定第59-61页
    4.8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5章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实际高盐有机废水研究第62-73页
    5.1 青岛某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试验第62-63页
    5.2 上海某化工厂污水处理试验第63-68页
        5.2.1 混凝沉淀预处理第64-66页
        5.2.2 接触氧化池对 COD 的去除效果第66-68页
    5.3 威海市某化工厂废水处理试验第68-71页
        5.3.1 处理过程中对苯酚的去除效果第68-69页
        5.3.2 处理过程中对 COD 的去除效果第69-70页
        5.3.5 处理过程中对 NH4+-N 的去除效果第70-71页
    5.4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结论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附录1第80-81页
附录2第81-82页
附录3第82-83页
附录4第83-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第84-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剩余污泥与玉米秸秆的共发酵产酸性能及其数学模型研究
下一篇:MFC-MBR耦合系统内膜污染及EPS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