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一) 旅游事件营销是注意力经济下的旅游营销创新的必然选择之一 | 第9页 |
(二) 旅游事件营销的研究可为旅游企业提供借鉴 | 第9页 |
(三) 丰富旅游营销的理论体系 | 第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四、技术路劲 | 第10页 |
五、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 第10-12页 |
(一) 论文框架 | 第10页 |
(二) 论文创新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准备 | 第12-27页 |
一、注意力经济 | 第12-18页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二) 注意力经济下旅游营销创新的必要性 | 第13-15页 |
(三) 注意力经济下旅游营销创新思路 | 第15-18页 |
二、事件营销 | 第18-22页 |
(一) 事件营销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二) 事件营销的实践发展 | 第19-22页 |
三、旅游事件营销 | 第22-25页 |
(一) 旅游事件营销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二) 旅游事件营销的实践发展 | 第23-25页 |
四、综述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旅游事件营销的注意力效应及问题分析 | 第27-34页 |
一、旅游事件营销的注意力效应及优势分析 | 第27-29页 |
(一) 能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 | 第27-28页 |
(二) 能提升旅游品牌的美誉度 | 第28页 |
(三) 能形成新的旅游旺季 | 第28-29页 |
(四) 能节约旅游企业营销成本 | 第29页 |
二、我国旅游事件营销的问题分析 | 第29-34页 |
(一) 事件与旅游企业品牌形象不符 | 第29-30页 |
(二) 事件雷同缺乏创意 | 第30-31页 |
(三) 重视知名度,忽视美誉度 | 第31-32页 |
(四) 旅游事件营销行为短期化 | 第32-33页 |
(五) 重造势而轻借势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注意力经济下旅游事件营销模式设计 | 第34-49页 |
一、确定旅游事件营销目标 | 第34-38页 |
(一) 向公众传递信息 | 第34-35页 |
(二) 提高公众认知度 | 第35-38页 |
(三) 强化旅游品牌形象 | 第38页 |
二、进行旅游营销事件定位 | 第38-42页 |
(一) 新奇事物或奇人怪事 | 第39-40页 |
(二) 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 | 第40页 |
(三) 知名人士或文艺作品 | 第40-41页 |
(四) 权威机构或金钱权势 | 第41-42页 |
三、利用媒体进行事件炒作 | 第42-46页 |
(一) 事件炒作是获取注意力的捷径 | 第42-43页 |
(二) 事件炒作的原则 | 第43-44页 |
(三) 事件炒作的方法 | 第44-46页 |
四、强化旅游企业品牌形象 | 第46-47页 |
五、营销过程的控制及反馈 | 第47-49页 |
(一) 营销过程的控制 | 第47-48页 |
(二) 营销效果的反馈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旅游事件营销成功案例解析 | 第49-53页 |
一、活动介绍 | 第49-50页 |
二、成功原因 | 第50-53页 |
(一) 营销目的清晰 | 第50页 |
(二) 事件定位准确 | 第50-51页 |
(三) 媒体选择恰当 | 第51页 |
(四) 品牌形象鲜明 | 第51-52页 |
(五) 控制反馈及时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