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引言 | 第10-12页 |
1.1.1 绿色复合材料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绿色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1.3 绿色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 第11-12页 |
1.2 聚乳酸基复合材料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1.2.1 聚乳酸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 第12-13页 |
1.2.2 聚乳酸基复合材料界面改性 | 第13页 |
1.2.3 聚乳酸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4-16页 |
1.3.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木粉碱预处理对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 | 第16-28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16-18页 |
2.1.1 主要原料 | 第16页 |
2.1.2 仪器设备 | 第16页 |
2.1.3 样品制备 | 第16-17页 |
2.1.4 性能测试 | 第17-18页 |
2.2 碱处理木粉特性表征 | 第18-22页 |
2.2.1 FTIR分析 | 第18-19页 |
2.2.2 成分含量测定 | 第19-20页 |
2.2.3 XRD分析 | 第20-21页 |
2.2.4 热稳定测试 | 第21-22页 |
2.2.5 接触角测试 | 第22页 |
2.3 碱处理浓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22-27页 |
2.3.1 碱浓度对复合材料结晶性能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2 碱处理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分析 | 第23-24页 |
2.3.3 碱浓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24页 |
2.3.4 碱浓度对复合材料流动性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5 碱浓度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25-27页 |
2.3.6 碱浓度对复合材料吸水率的影响 | 第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钛酸酯偶联改性木粉/PLA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 | 第28-36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3.1.1 主要原料 | 第28页 |
3.1.2 仪器设备 | 第28页 |
3.1.3 试样制备 | 第28-29页 |
3.1.4 性能测试 | 第29页 |
3.2 钛酸酯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29-33页 |
3.2.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9页 |
3.2.2 XRD分析 | 第29-30页 |
3.2.3 微观形貌分析 | 第30页 |
3.2.4 钛酸酯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5 钛酸酯用量对复合材料流动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6 钛酸酯用量对复合材料吸水性能影响 | 第32页 |
3.2.7 钛酸酯用量对复合材料热稳定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 复合改性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3-35页 |
3.3.1 微观形貌分析 | 第33-34页 |
3.3.2 复合改性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4页 |
3.3.3 复合改性对复合材料吸水性能影响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丙烯酸甲酯接枝改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 | 第36-43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36页 |
4.1.1 主要原料 | 第36页 |
4.1.2 仪器设备 | 第36页 |
4.1.3 试样制备 | 第36页 |
4.1.4 性能测试 | 第36页 |
4.2 接枝单体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6-41页 |
4.2.1 接枝木粉的表征 | 第36-37页 |
4.2.2 微观形貌 | 第37-38页 |
4.2.3 单体用量对复合材料结晶性能的影响 | 第38页 |
4.2.4 单体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4.2.5 单体用量对复合材料吸水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4.2.6 单体用量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 引发剂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1 微观形貌分析 | 第41页 |
4.3.2 引发剂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3 引发剂用量对复合材料吸水性能的影响 | 第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增塑剂改性木粉/PLA复合材料性能界面性能研究 | 第43-53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5.1.1 主要原料 | 第43页 |
5.1.2 仪器设备 | 第43页 |
5.1.3 样品制备 | 第43页 |
5.1.4 性能测试 | 第43-44页 |
5.2 增塑PLA性能表征 | 第44-49页 |
5.2.1 FTIR分析 | 第44页 |
5.2.2 DSC热学行为分析 | 第44-47页 |
5.2.3 增塑PLA体系力学性能分析 | 第47-48页 |
5.2.4 增塑PLA体系接触角测定 | 第48-49页 |
5.3 增塑复合材料性能测试 | 第49-51页 |
5.3.1 微观形貌分析 | 第49-50页 |
5.3.2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50页 |
5.3.3 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能 | 第50-51页 |
5.3.4 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 第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6 基于正交实验的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优化 | 第53-57页 |
6.1 实验部分 | 第53-56页 |
6.1.1 主要原料 | 第53页 |
6.1.2 仪器设备 | 第53页 |
6.1.3 试样制备 | 第53页 |
6.1.4 性能测试 | 第53-54页 |
6.1.5 弯曲强度结果分析 | 第54页 |
6.1.6 拉伸强度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6.1.7 断裂伸长率结果分析 | 第55页 |
6.1.8 方差分析 | 第55-56页 |
6.2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