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芎祛瘀乳膏的质量标准及药效学研究
缩略语表 | 第7-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7页 |
前言 | 第18-20页 |
文献回顾 | 第20-29页 |
第一部分:归芎祛瘀乳膏的中药材提取工艺研究 | 第29-51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29-30页 |
1.1 材料 | 第29页 |
1.2 仪器设备 | 第29-30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30-49页 |
2.1 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30-38页 |
2.2 当归提取工艺研究 | 第38-41页 |
2.3 川芎提取工艺研究 | 第41-43页 |
2.4 丁香提取工艺研究 | 第43-46页 |
2.5 桂枝提取工艺研究 | 第46-49页 |
3 讨论 | 第49-51页 |
第二部分:归芎祛瘀乳膏制备工艺研究 | 第51-56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51-52页 |
1.1 材料 | 第51页 |
1.2 仪器 | 第51-52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52-54页 |
2.1 乳膏剂制备工艺研究 | 第52-54页 |
2.2 中试 | 第5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54-56页 |
第三部分:归芎祛瘀乳膏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56-66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56-57页 |
1.1 材料 | 第56页 |
1.2 仪器 | 第56-57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57-65页 |
2.1 性状 | 第57页 |
2.2 鉴别 | 第57页 |
2.3 检查 | 第57-58页 |
2.4 含量测定 | 第58-62页 |
2.5 制剂稳定性研究 | 第62-65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65-66页 |
第四部分:归芎祛瘀乳膏的皮肤渗透动力学研究 | 第66-76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66页 |
1.1 药物与试剂 | 第66页 |
1.2 仪器设备 | 第66页 |
2 方法 | 第66-72页 |
2.1 主要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66-71页 |
2.2 猪离体皮肤的制备 | 第71页 |
2.3 透皮吸收实验 | 第71-7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72-76页 |
第五部分:归芎祛瘀乳膏的药效学研究 | 第76-82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76页 |
1.1 动物 | 第76页 |
1.2 药物 | 第76页 |
2 方法 | 第76-77页 |
2.1 实验动物的准备 | 第76页 |
2.2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 | 第76-77页 |
2.3 病理研究切片的制作 | 第77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77-82页 |
3.1 动物实验研究结果 | 第77-79页 |
3.2 病理研究结果 | 第79-82页 |
小结 | 第82-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附录 | 第91-93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