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史论文--清、清以前政治论文--人事制度(职官)论文--监察、监督论文

宋朝行政监察制度研究--以制度预防腐败理论为视角

中文摘要第12-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导论第15-20页
    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5-16页
    2.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3.主要研究方法第18-19页
    4.研究思路及创新思考第19-20页
第一章 概述第20-26页
    1.1 概念及理论简介第20-22页
        1.1.1 行政监察制度第20-21页
        1.1.2 制度预防腐败理论第21-22页
    1.2 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发展历程第22-24页
        1.2.1 萌芽阶段——先秦时期第22页
        1.2.2 确立阶段——秦汉时期第22-23页
        1.2.3 发展阶段——三国至五代十国时期第23页
        1.2.4 成熟阶段——宋元明清时期第23-24页
    1.3 制度预防腐败理论对于行政监察制度研究的重要性第24-26页
第二章 宋朝行政监察制度的主要内容、特点及作用第26-41页
    2.1 宋朝行政监察制度的主要内容第26-34页
        2.1.1 宋朝的行政监察原则第26-27页
        2.1.2 宋朝行政监察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第27-31页
        2.1.3 宋朝的行政监察法律制度第31-32页
        2.1.4 宋朝行政监察官员的选任及管理制度第32-34页
    2.2 宋朝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第34-37页
        2.2.1 监察渠道的多样性第34-35页
        2.2.2 监察权力的相对独立性第35页
        2.2.3 监察法规的完备性第35-36页
        2.2.4 监察机构及监察人员的制衡性第36页
        2.2.5 监察官员权力的广泛性第36-37页
    2.3 宋朝行政监察制度的作用第37-41页
        2.3.1 制奸邪之谋于未萌第37-38页
        2.3.2 防政令之失于未兆第38-39页
        2.3.3 束寻租之患于未然第39页
        2.3.4 慑渎职之私于未发第39-41页
第三章 宋朝行政监察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1-47页
    3.1 宋朝行政监察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第41-44页
        3.1.1 持续性不足第41页
        3.1.2 执行力不够第41-42页
        3.1.3 约束性不强第42-44页
    3.2 宋朝行政监察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4-47页
        3.2.1“皇权至上”观念的制约第44页
        3.2.2 人治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第44-45页
        3.2.3 评估与反馈机制的缺乏第45页
        3.2.4 配套制度的不完备第45-47页
第四章 宋朝行政监察制度的现代启示第47-55页
    4.1 促进制度运行环节的全面改进,提升防腐效能第47-52页
        4.1.1 增强制度制定程序的开放性,减少执行阻力第47-48页
        4.1.2 优化制度实体设计,切实提高防腐制度科学化水平第48-49页
        4.1.3 重视制度执行,避免形式主义泛滥第49-51页
        4.1.4 强化制度评估与反馈,促进良性循环第51-52页
    4.2 改善制度环境,加强法治化建设第52-53页
    4.3 注重制度集合体间的匹配,增强预防制度的系统性第53-54页
    4.4 构建教育、惩治、预防为一体的监察网络第54-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区区别性治理下的外来人口社区融人研究--基于北京市S社区和上海市X社区的调查
下一篇:太原市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法律问题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