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导航论文--导航设备、导航台论文--接收设备论文

基于SysML的北斗接收机建模与仿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第15-17页
第二章 MBSE相关理论及北斗导航系统第17-26页
    2.1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第17-19页
        2.1.1 建模语言SysML第17-18页
        2.1.2 建模工具IBM Rational Rhapsody第18-19页
    2.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软件接收机第19-21页
        2.2.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概述第19-20页
        2.2.2 软件无线电与软件接收机第20-21页
    2.3 北斗信号结构与导航电文第21-24页
        2.3.1 北斗信号结构第21-22页
        2.3.2 北斗导航电文结构第22-24页
    2.4 三维定位的基础第24-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北斗接收机静态建模分析与架构第26-48页
    3.1 北斗接收机总体结构第26-28页
        3.1.1 北斗接收系统需求分析第26-27页
        3.1.2 系统功能分解第27-28页
    3.2 天线和射频前端第28-30页
        3.2.1 天线第28页
        3.2.2 射频前端第28-30页
    3.3 基带处理子系统第30-47页
        3.3.1 捕获模块第30-33页
            3.3.1.1 捕获的目的第30-31页
            3.3.1.2 捕获的原理第31-33页
        3.3.2 跟踪模块第33-39页
            3.3.2.1 锁相环电路第33-34页
            3.3.2.2 载波环和载波数控振荡器第34-37页
            3.3.2.3 伪码环和伪码数控振荡器第37-39页
        3.3.3 导航数据解调模块第39-42页
            3.3.3.1 子帧同步第39-40页
            3.3.3.2 BCH译码校验第40-42页
        3.3.4 定位解算模块第42-47页
            3.3.4.1 卫星位置计算第42-44页
            3.3.4.2 伪距观测量计算第44-45页
            3.3.4.3 接收机位置解算第45-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北斗接收机基带处理子系统动态建模第48-57页
    4.1 基带处理子系统序列图描述第48-49页
    4.2 在活动图中定义捕获模块的数据控制流第49-51页
    4.3 在活动图中定义跟踪模块的数据控制流第51-52页
    4.4 在活动图中定义解调模块的数据控制流第52-54页
    4.5 在活动图中定义位置解算模块的数据控制流第54-56页
    4.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北斗接收机系统实现与仿真第57-71页
    5.1 北斗接收机系统模型与仿真的关系第57页
    5.2 北斗接收机整机系统模型第57-59页
    5.3 射频前端链路仿真和数据格式第59-62页
        5.3.1 射频前端增益分配第59-60页
        5.3.2 中频数据格式说明第60-62页
    5.4 北斗接收机基带处理子系统仿真结果第62-70页
        5.4.1 捕获速度与灵敏度第62-65页
            5.4.1.1 捕获的结果第62页
            5.4.1.2 捕获速度提高的方法第62-63页
            5.4.1.3 弱信号捕获灵敏度的提高第63-65页
        5.4.2 跟踪模块的仿真结果第65-67页
        5.4.3 解调模块的仿真结果第67-68页
        5.4.4 定位解算的仿真结果第68-70页
    5.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6.1 总结第71页
    6.2 展望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航过SAR相干变化检测与航迹优化方法研究
下一篇:水下高速蓝绿激光通信系统及组网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