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10页 |
1.1.1 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发展现状 | 第7-8页 |
1.1.2 工期风险研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 第8-9页 |
1.1.3 灰色系统理论在风险研究中的适用性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第10-12页 |
1.2.1 国内外对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2.2 水利工程项目风险分析方法的研究 | 第11-12页 |
1.3 常用风险评价方法 | 第12-15页 |
1.3.1 常用风险评价方法种类 | 第12-14页 |
1.3.2 常用风险评价方法对比 | 第14-15页 |
1.4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风险评价中的研究 | 第15-16页 |
1.4.1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的理论来源 | 第15-16页 |
1.4.2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风险系统评价中的应用 | 第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6.2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30页 |
2.1 层次分析法 | 第19-23页 |
2.1.1 层次分析法的概念与基本原理 | 第19页 |
2.1.2 层次分析法的模型与步骤 | 第19-22页 |
2.1.3 层次分析法的优势及其局限性 | 第22-23页 |
2.2 灰色评价法 | 第23-29页 |
2.2.1 灰色评价法的概念与基本原理 | 第23-25页 |
2.2.2 灰色评价模型的组成元素及其数学概念 | 第25-28页 |
2.2.3 灰色评价法的优势分析 | 第28-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工期风险评价模型建立 | 第30-45页 |
3.1 水利工程工期风险的因素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30-37页 |
3.1.1 风险识别方法 | 第30页 |
3.1.2 水利工程工期风险的因素分析 | 第30-35页 |
3.1.3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5页 |
3.1.4 建立工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35-37页 |
3.2 工期风险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流程设计 | 第37-38页 |
3.3 水利工程工期风险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 | 第38-44页 |
3.3.1 工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38页 |
3.3.2 确定工期风险评价指标权重 | 第38-39页 |
3.3.3 工期风险评价指标评分确定 | 第39页 |
3.3.4 工期风险灰色评价 | 第39-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工期风险实例分析 | 第45-61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45-47页 |
4.2 工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7-50页 |
4.2.1 主体工程项目与施工计划 | 第47-48页 |
4.2.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48-50页 |
4.3 项目工期风险的综合评价计算 | 第50-60页 |
4.3.1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第50-52页 |
4.3.2 获取评价样本数据 | 第52-53页 |
4.3.3 工期风险的灰色评价 | 第53-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5.1 结论 | 第61页 |
5.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