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8页 |
缩略语 | 第8-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1.1 植物体细胞胚发生 | 第10-11页 |
1.1.1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概念 | 第10页 |
1.1.2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途径及特点 | 第10-11页 |
1.1.3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意义 | 第11页 |
1.2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2.1SERK | 第11-12页 |
1.2.2LEC | 第12-13页 |
1.2.3WUS | 第13页 |
1.2.4 其他体细胞胚发生相关基因 | 第13页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3-1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4-2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4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14页 |
2.1.2 菌种与质粒 | 第14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14页 |
2.2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14-16页 |
2.2.1 RNA提取所用试剂 | 第14页 |
2.2.2 CTAB法提取RNA的试剂配置 | 第14-15页 |
2.2.3 主要培养基的配置 | 第15-16页 |
2.2.4 酶及生化试剂 | 第16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16-24页 |
2.3.1 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16页 |
2.3.1.1‘秋甜’胚培苗获得 | 第16页 |
2.3.1.2‘秋甜’胚培苗叶片愈伤组织诱导 | 第16页 |
2.3.2 PpeSERK2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第16-17页 |
2.3.2.1 PpeSERK2基因的克隆测序验证 | 第16-17页 |
2.3.2.2 PpeSERK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7页 |
2.3.3 PpeSERK2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17-20页 |
2.3.3.1‘秋甜’桃不同组织(器官)总RNA的提取 | 第17-18页 |
2.3.3.2‘秋甜’桃不同组织(器官)RNA的反转录 | 第18-19页 |
2.3.3.3 RNA浓度和胶检测 | 第19页 |
2.3.3.4 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 | 第19页 |
2.3.3.5 荧光定量PCR反应 | 第19-20页 |
2.3.4 35S::PpeSERK2过量表达载体构建 | 第20-21页 |
2.3.4.1PpeSERK2基因扩增 | 第20页 |
2.3.4.2 目的片段切胶回收 | 第20-21页 |
2.3.4.3.酶切连接反应 | 第21页 |
2.3.4.4 转化 | 第21页 |
2.3.4.5 挑单克隆菌检 | 第21页 |
2.3.4.6 酶切验证 | 第21页 |
2.3.5 35S::Ppe SERK2过量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 | 第21-24页 |
2.3.5.1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 | 第21-22页 |
2.3.5.2 农杆菌GV310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2页 |
2.3.5.3 重组质粒 35S:Ppe SERK2转化农杆菌 | 第22-23页 |
2.3.5.4 利用农杆菌转染的方法转化拟南芥 | 第23页 |
2.3.5.5 PpeSERK2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23-24页 |
2.3.6 数据统计和分析 | 第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34页 |
3.1 PpeSERK2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第24-29页 |
3.1.1 PpeSERK2基因的克隆 | 第24-25页 |
3.1.2 PpeSERK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5-29页 |
3.2 PpeSERK2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29-32页 |
3.2.1 PpeSERK2在桃不同组织(器官)表达分析 | 第29-30页 |
3.2.2 PpeSERK2在‘秋甜’愈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 第30-32页 |
3.2.2.1‘秋甜’体细胞胚或愈伤组织诱导 | 第30-31页 |
3.2.2.2 PpeSERK2在‘秋甜’愈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 第31-32页 |
3.3 35S::PpeSERK2过量表达载体构建 | 第32-34页 |
3.3.1 35S::PpeSERK2过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2-34页 |
3.4 35S::PpeSERK2转化拟南芥 | 第34页 |
4 讨论 | 第34-36页 |
5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3页 |
ABSTRACT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