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行走系统论文--悬挂论文

双质量飞轮扭振特性研究与仿真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1.1.1 双质量飞轮离合器研究的相关背景第11-12页
        1.1.2 双质量飞轮离合器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1.2.1 离合器从动盘式扭转减振器发展概况第13-15页
        1.2.2 国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3 国内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第19-21页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研究的主要思路第20-21页
第二章 双质量飞轮原理和性能分析第21-34页
    2.1 双质量飞轮的结构第21页
    2.2 双质量飞轮的减振原理第21-24页
    2.3 几种典型的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第24-28页
    2.4 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使用效果第28-32页
    2.5 建立汽车传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方法第32-33页
        2.5.1 建立模型的一般步骤第32页
        2.5.2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机理第32-33页
        2.5.3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力学模型第33页
    2.6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分析第34-51页
    3.1 整车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分析模型第35-41页
        3.1.1 行驶状态下动力传动系统扭振分析模型建立第35-37页
        3.1.2 动力传动系统模型的动力学方程第37-40页
        3.1.3 怠速工况下动力传动系统扭振分析模型建立第40-41页
    3.2 动力传动系统固有特性计算分析第41-50页
        3.2.1 振动模型中各个参数的确定第41页
        3.2.2 汽车传动系固有特性的计算第41-42页
        3.2.3 固有频率分析第42-44页
        3.2.4 固有振型分析第44-46页
        3.2.5 动力传动系统激振力矩与共振分析第46-50页
    3.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双质量飞轮的参数仿真分析第51-73页
    4.1 本文所用仿真分析软件第51-53页
    4.2 整车动力传动系统的ADAMS建模第53页
    4.3 双质量飞轮与从动盘式扭转减振器仿真分析比较第53-58页
    4.4 双质量飞轮主要参数对性能的影响第58-72页
        4.4.1 双质量飞轮性能参数的选取第58-59页
        4.4.2 转动惯量分配对双质量飞轮的影响第59-64页
        4.4.3 扭转刚度对双质量飞轮的影响第64-68页
        4.4.4 阻尼对双质量飞轮的影响第68-72页
    4.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73-75页
    5.1 本文主要内容第73-74页
    5.2 研究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附录第78-82页
致谢第82-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录用的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快速路交通状态预测研究
下一篇:大型火电厂锅炉钢结构静力及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