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硫氧还蛋白的研究概况 | 第11-18页 |
1.1.1 硫氧还蛋白的结构与类型 | 第11-15页 |
1.1.2 硫氧还蛋白的系统分类 | 第15-16页 |
1.1.3 硫氧还蛋白的功能 | 第16-18页 |
1.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2 01型拟南芥硫氧还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 | 第19-26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2.1.1 材料与试剂 | 第19-20页 |
2.1.2 原核表达载体pQE-30-AtTrx o1构建及转化 | 第20页 |
2.1.3 His-AtTrs o1融合蛋白的小量诱导表达 | 第20-21页 |
2.1.4 His-AtTrx o1融合蛋白的大量表达与纯化 | 第21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4页 |
2.2.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21-22页 |
2.2.2 重组融合蛋白在E.coli M15中的表达 | 第22-23页 |
2.2.3 His-AtTrx o1融合蛋白在M15中的大量表达与纯化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3 拟南芥Trx o1基因的克隆及在逆境下的表达特性分析 | 第26-35页 |
3.1 材料和试剂 | 第26-27页 |
3.1.1 菌株和载体 | 第26页 |
3.1.2 植物材料 | 第26页 |
3.1.3 主要试剂 | 第26-27页 |
3.2 拟南芥Trx o1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第27-30页 |
3.2.1 拟南芥Trx o1基因的克隆 | 第27-30页 |
3.3 Northern blot检测逆境下拟南芥Trx o1基因的转录表达特性 | 第30-31页 |
3.3.1 拟南芥悬浮细胞系的逆境处理 | 第30页 |
3.3.2 探针设计与标记 | 第30页 |
3.3.3 Northern blot检测 | 第30-31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3.4.1 拟南芥Trx o1基因的克隆 | 第31页 |
3.4.2 在逆境下,拟南芥Trx o1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特性分析 | 第31-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拟南芥Trx o1基因对逆境的适应性 | 第35-44页 |
4.1 材料与试剂 | 第35页 |
4.1.1 材料 | 第35页 |
4.1.2 试剂 | 第35页 |
4.2 方法 | 第35-38页 |
4.2.1 植物表达载体pBl121-AtTrx o1的构建及转化 | 第35-36页 |
4.2.2 真空浸润法转基因 | 第36-37页 |
4.2.3 转基因拟南芥的鉴定 | 第37-38页 |
4.2.4 转拟南芥Trx o1基因拟南芥植株的抗盐碱性分析 | 第38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4.3.1 植物表达载体pB1121-AtTrx o1的构建 | 第38-39页 |
4.3.2 卡那霉抗性筛选转基因拟南芥 | 第39页 |
4.3.3 转拟南芥Trx o1基因的拟南芥植株PCR检测 | 第39-40页 |
4.3.4 转拟南芥Trx o1基因的拟南芥植株的抗盐碱性分析 | 第40-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附录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